第695章 软硬兼施,电灯泡去哪里找(2/2)
此话一出。
商绅们只觉得悬在头顶的那把利剑,终于落在了身边。
他们伸手摸了摸发凉的脖颈。
性命还在!
那么这些年侵吞的那些钱财还有田地,该还的就全部还给朝廷和官府吧!
“杨通判,我、我要自首!”
“我愿意把挂在我家名下的所有田地,无偿返还过户给佃农……不,百姓们,物归原主。”
“通判大人,快升堂审案吧!”
杨缜看了一眼月朗星稀的夜空。
想到杨家做的错事,把近日的功绩全部抵消了还不够。
尽管想要赶紧回温暖的被窝睡大觉,但还是强忍着困意,点了点头。
“快去请知府大人,升堂!”
……
河面上的冬风,吹得朱标身上的大氅呼啦呼啦作响。
他望着沿途的商铺酒肆,狭窄曲折的街道,很难想象得出,英儿所说的繁华的国际都市模样。
“既然想象不出,就只能自己描绘了。”
朱标手指在半空中勾勒出几个圆圆圈圈,过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
不行。
他对于城池建设这方面,还真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还是回宫后,请英儿画一个图吧。”
暂留沈十石一条命,换来整个松江府安安定定地迎来新税改革。
毕竟像沈十石这样的奸商,还是很少见的。
以后要是委派出海的使者去经商,可以带上沈十石,去见识一下大风大浪。
毕竟沈十石说了。
愿意为大明献出生命。
“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孤都要给他一个以假乱真的机会。”
还有沈家的纺织技术。
从此往后。
就可以改姓朱了。
沈家纺织技术的核心机密,是由信差六百里加急,送往的京城。
朱元璋得知沈十石因记恨沈家断臂求生,对他置之不理,把沈家丝绸行当立足的本钱,都送给了朝廷,高兴得当场给朱雄英夹了一筷子东坡肉。
“乖孙,咱们马上就能有一大堆织布机,能当大明最大的丝绸商了!”
朱元璋目光热切地盯着他的乖孙。
“咱记得你之前有一次,在心里嘀咕着什么珍妮机,说是能够减轻人力的,快跟咱说说,到底怎么做到的?”
朱雄英顿时感觉到了嘴边的这块肉,有点噎得慌。
眼珠一转,他便释然了。
珍妮机是吧。
增加织布效益是吧?
【爷爷,这东西好像要用电力。】
“电?”
朱元璋一下子联想到了乖孙说的电灯泡。
连忙把乖孙抱在怀里,眉开眼笑的打听了起来。
“快跟咱说说,这电要去哪里找?”
朱元璋有种强烈的预感。
乖孙说的这个电。
应当比西南那边挖出来的煤炭,更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