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明末殿试的八大问题(1/2)
李今越这番话,轻飘飘的,却比任何刀剑都要伤人。
天幕之下,大明的皇宫之中,朱元璋只觉得心头那股因儿子暴行而燃起的滔天怒火,被这盆冰水浇得干干净净。
诛心!
这才是真正的诛心之言!
他真的错了吗,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对待宗室的方法,才导致大明从根上就烂掉了吗?
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为自己子孙们后代铺好了一条万世不移的康庄大道,想让他们过的好点,可到头来,他亲手缔造的“朱家”,竟成了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了百姓眼中吸血的毒瘤?
一瞬间,无数纷乱的念头涌上朱元璋的心头。
他忽然想起了在幻境之中,李今越对自家老四说过的话:这事简单得很,你们皇帝不是有私库吗?你们就拿自己的钱,养着他们到十八岁。等成年了,就自己出去找活干,养活自己。这有什么好说的?凭什么拿老百姓的钱养着他们?凭他们脸大吗?
此刻,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般,震得他头脑发昏。
随即,朱元璋缓缓的坐在龙椅上,如今看来,他必须重新审视这一切,必须尽快重新梳理宗室之法了。
而此刻,现代
餐厅里,刘怀瑾咂了咂嘴,继续说道:“是啊,从明初开始,朱元璋封的那些藩王里,好像除了蜀王朱椿、周王朱橚,好像也就太子朱标和叔您比较正常一些,没什么欺负当地百姓的记录,至于其他的,都挺一言难尽的。”
李今越也是点了点头。
朱棣闻言,嘴唇不由得抿成了一条直线。
他自己就是藩王出身,当然知道藩王宗室有着种种弊病,但此刻,还不是他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但他现在更关心李今越提到的另一个问题。
“所以,今越,怀瑾,你们认为,明末,究竟有什么问题?”
李今越和刘怀瑾互相看了一眼,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吐出了两个字:
“没钱。”
“四哥,”李今越靠在椅背上,看着朱棣,“明朝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逐渐累积起来的,他的问题太多太多了,我敢说如果你看了,你都得跟崇祯一样找根绳子上吊。”
“不可能!”朱棣立刻就想反驳,自己是谁啊!朱棣!怎么可能遇到一点问题就想找根绳子上吊!
然而,李今越却微微一笑,直接一摆手,打断他道:“四哥,你先别急,这样吧,我先给你说一份崇祯七年的殿试策论考题,你就能明白了。”
刘怀瑾闻言也是当即笑了:“啊!那个策论考题嘛!我也看过,确实看得让人心累。”
李今越嘴角一勾,随即给出了第一题:“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此刻,刘怀瑾闻言也是有些懵,拉了拉自己哥哥的衣袖问道:“这啥意思啊?”
刘怀瑾见自己妹妹有点懵,便解释道:“意思就是说,和皇帝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可是现在士大夫的品行不端出了问题,但我呢,又想让这些士大夫恢复先辈们那样品行,有没有什么办法?”
李今越见状也是笑着点头,接下来的问题,干脆直接用白话文复述了下去:
“第二题,女真人原本是归附我大明的蛮夷,地窄人寡,可如今他不仅把我们大明给打了,还把大明一向听话的小弟朝鲜给打了,结果朝鲜呢?也不抵抗,直接就投降了。这可怎么办?”
“第三题:辽东、山东、天津这一带,这些年为了打仗,朝廷每年都大把大把地花钱。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后金直接给灭了,给国家省点钱?”
“第四题,现在除了边境有敌寇蠢蠢欲动,国内呢,又在到处闹起义,朝廷年年都要花钱打仗。结果,地方呢,一些官员天天让我给老百姓免税。我难道不知道要给老百姓留条活路吗?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够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又能解决军队军饷的问题?”
“第五,军队一直以来都是一边屯田,一边驻守的,为什么屯田制度不能够解决军队吃饭的问题了呢?军营里为什么永远都是物资短缺?这物资都去哪里了呢?”
“第六,河套地区的蒙古人总联合起来,时不时的打咱们一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第七,国内年年起义,海上也不太平,现在到处都是海盗,该怎么办?”
“最后,唐宋的时候文武一体,文武不分家,今奈何牢不可破?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军人待遇低的问题?”
李今越一口气说完,好整以暇的看着朱棣,笑道:“四哥,怎么样,要不答答看?”
此刻的朱棣,简直是脑瓜子嗡嗡的。特么的!这特么的是大明?大明怎么特么的会搞成这个样子!!!
外有强敌!内有反民!军队没钱!物资短缺!百姓活不下去!结果还打着仗呢!想免税都免不了!
完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