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507章 天子迷舟

第507章 天子迷舟(2/2)

目录

另外,与西洋船相同的双层甲板,五桅大帆的设计,让这艘新船从一诞生就注定了它世界第一的位置。

反正大明人就是喜欢大,却不知道五桅操作有多复杂。船工们还在遗憾这艘新船比当年的宝船可能还要小点,准备试航的,别说昭武卫海军新兵了,就是葡萄牙教官都有点操作不来。

朱慈炅其实也不懂,但宝船厂的模型他在玄武湖看过,比西洋的人船稳当,看起来就很厉害。正是经过模型测试过很多次,才拍板建造的,但是模型它很难测试出五桅船帆的使用配合。

这艘新船想要形成战力,不知道要在海上打转多少次才行。反正碰撞测试已经做过了,效果非常好,差点没把钦差的官船撞散架,它自己也就破了点皮。

朱慈炅以为西方已经有五桅帆船了,他还是觉得这船不够大,只是把它当成二级船了。

在他的设计蓝图中,一艘想象中的一级大船,要配四艘二级船,然后还要有八艘三桅帆船级别的三级船,十六艘福船级别的四级船,和其他数量不等的五级船。

根本没有人告诉他,大明储备的海船木料,只够再造一艘半这样的二级船了,而海船木料阴干就要三年。

在他的蓝图里,这样的舰队需要十个,以大明现在的体量算上自然淘汰,估计也就七八十年能完成。

王在晋见到这艘船非常满意,他已经命名为新宝船了,而朱慈炅还在纠结是五岳名山还是历史人名,或者是用哪个府名,反正这船配不上两京十三省。

不知道为何,朱慈炅冒出的念头居然是郧阳,而且挥之不去。

“王卿,吴卿,上海的事先不谈。朕打算开发郧阳的事,二位卿家应该都有所听闻了,朕想听听你们对此事的看法。”

王在晋点头,捻须沉吟。

“陛下,郧关为汉之五要塞,拱卫关中,的确曾经十分重要。但时移世易,关中已经不再是国家中心,郧阳的军事价值自唐以后就已经大减。

郧阳境内大巴山、秦岭众山交汇,地形十分复杂,其实非常不利于大军行动。就算其间有匪患,其规模也必然不大。

臣回兵部时曾听刘默承说起,陛下说郧阳怕有百万人口。陛下,这绝对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夸大之说,以郧阳的地力,能养三十万人便已经到顶了,臣还算上了诸县河谷。

郧阳的确有许多流民迁入,并未被朝廷统计,但他们在山中,不管进去了多少人,能最终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万人。

恕臣直言,陛下想要大规模投资建设郧阳,臣权衡之下认为,不值得。以郧阳的面积来说,人口其实也非常稀疏,只要封锁周围,即便是匪患也可以轻易镇压。”

朱慈炅手中炭笔停止,嘴唇微张。王在晋提到的“地力”是他忽略掉因素,而且王在晋还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不管流民来多少,最终其实都活不下去,因为地力只有那么大。

朱慈炅终于明白了后世政治精英抉择的道理,郧阳的交通之利只是有利于流民,其地形并不适合发展。而流民进入,也会“自然”消亡。

朱慈炅面露苦笑,看向了“大奸臣”吴淳夫。

“吴卿什么意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