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德干高原的风(1/2)
神武十年(崇祯二十五年),春。
印度的春天,来得格外的早。
德干高原上,干热的风,吹拂着枯黄的草地,卷起漫天的沙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息。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不计成本的巨额金钱和武器支援下,蛰伏已久的马拉塔帝国雄狮——领袖希瓦吉,终于向北方的莫卧儿帝国,露出了他最锋利的獠牙。
超过十万名马拉塔骑兵,如同褐色的潮水,从德干高原的各个角落涌出。他们放弃了以往零敲碎打的骚扰战术,第一次集结成一支庞大的主力军团,兵锋直指莫卧儿帝国在南方的重镇——奥兰加巴德。
希瓦吉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不再满足于偏安一隅,他要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彻底打垮莫卧儿帝国在南方的统治,进而问鼎德里!
消息传到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的耳中,整个宫廷为之震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马拉塔大军,以及背后若隐若现的英国人身影,焦头烂额的沙贾汗,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他正式签署了与大明永王所代表的盟约,并以最谦卑的姿态,向驻扎在苏拉特港的永王朱慈炤,和正在印度西海岸“巡弋”的太子舰队,同时发出了“请求天朝上国出兵,协助平叛”的国书。
印度的命运,在这一刻,被正式交到了大明帝国的手中。
……
苏拉特港,大明会馆。
永王朱慈炤看着手中的莫卧儿国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他这半年来精心编织的“王道”之网,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
“殿下,”一名儒林卫的指挥使,躬身说道,“英国人的情报果然没错,马拉塔人真的发动了总攻。我们是否即刻出兵,支援奥兰德巴德?”
“不急。”永王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显得胸有成竹。
“英国人想让我们和马拉塔人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偏不如他们的意。”
“传令下去,我军主力,按兵不动。只派出一支由五百名儒林卫组成的‘军事顾问团’,携带二十门新式六磅野战炮,前往奥兰加巴德,协助莫卧儿军队守城。”
“同时,”他看向另一名负责后勤的官员,“将我们库存的所有丝绸、瓷器、茶叶,全部打包。告诉米尔扎·汗,这是我们支援皇帝陛下的第一批‘军费’。让他用这些物资,去安抚那些摇摆不定的地方贵族,确保我军后勤线的安全。”
“殿下,只派五百人?这……是不是太少了?”指挥使有些担忧。
“不少了。”永王微笑道,“我这五百人,不是去打仗的,是去‘演戏’的。演给莫卧儿人看,也演给英国人看。告诉他们,我大明言而有信,但主力未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真正的硬仗,自然有该打的人去打。”
他的目光,穿过会馆的窗户,望向了遥远的南方,那片属于他皇兄舰队巡弋的海域。
……
科钦,大明西征舰队旗舰“麒麟号”。
太子朱慈烺,同样收到了莫卧儿皇帝的求援国书。
与永王的运筹帷幄不同,太子的反应,要直接得多。
他直接将国书,扔在了巨大的军事沙盘之上。
“跳梁小丑,也敢在本宫面前舞刀弄枪?”他冷哼一声。
“殿下,永王殿下已派出五百人顾问团北上,其主力未动。”李定国在一旁汇报道。
“他当然不会动。”太子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他想坐山观虎斗,等我们和马拉塔人拼光了实力,他再去德里城下,捡现成的便宜。”
“他想得太美了。”
太子走到沙盘前,目光如同最锋利的鹰隼,在德干高原的地图上扫过。
“传孤将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