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答卷(1/2)
深秋的江泉,层林尽染,碧空如洗。雾江,这条曾经的城市伤疤,如今如同一条熠熠生辉的翡翠项链,温润地镶嵌在城市版图上,成为市民引以为傲的生态会客厅和城市绿色发展的鲜活注脚。江泉的蜕变,早已超越了省域和国界的关注,其波澜壮阔的绿色转型实践,引起了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人士的高度关注。这一天,江泉迎来了一批身份特殊而尊贵的客人——联合国人居署人居环境奖评选委员会的专家考察团。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对江泉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一次国际级检验,更是将这座中国中部城市的探索置于全球聚光灯下,探寻其可供世界借鉴的“中国方案”。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这不仅关乎一项国际荣誉,更是一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智慧、展示中国道路自信的宝贵机会。市委书记周海洋、市长秦风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以开放、自信、谦逊的态度,全面真实地展示江泉的探索历程,既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曾面临的挑战,务求让国际专家看到一个立体、真实、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清晨,江泉国际机场贵宾通道。以市长秦风为首的接待团队,热情迎接了由联合国人居署高级官员、国际知名城市规划专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组成的考察团一行。团长詹姆斯·米勒博士,一位银发矍铄、目光睿智的英国学者,与秦风市长亲切握手。
“weletoJiangquan,dr.iller!Itsagreathonortohaveyouandthedelegationhere.”秦风用流利的英语表示欢迎,语气真诚而自信。
米勒博士微笑着回应:“thankyouforyourwarwele,ayorq.wehaveheardsouchabouttherearkabletransforationofyoure.”(“谢谢您的热情欢迎,秦市长。我们久闻贵市非凡的转型,尤其是雾江的治理。我们非常期待亲眼所见,并向你们取经。”)
简短的寒暄后,考察团一行登上中巴车,前往市区。车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化:从机场高速的现代化设施,到驶入雾江生态廊道后扑面而来的绿意与清新。米勒博士和专家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沿途看到的滨水公园、骑行道、亲水平台以及两岸充满活力的城市风貌。他们的脸上流露出惊讶和赞赏的神情。
考察的第一站,是雾江综合治理的起点——曾经污染最严重的河段,如今已成为水清岸绿、白鹭翔集的生态示范区。巨大的展板上,清晰对比着治理前后的照片,触目惊心的黑臭水体与眼前碧波荡漾的景象形成了强烈视觉冲击。
江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担任现场讲解,他用详实的数据介绍治理历程:“……我们关停取缔了沿岸家散乱污企业,建设了公里截污管网,新建改造了**座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河道清淤、生态护坡、湿地修复等一系列工程……”
考察团的专家们听得非常专注,不时提问。一位来自德国的水生态专家问道:“如此大规模的治理工程,投资巨大,资金如何保障?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特别是在治理初期,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失业和社会压力?”
秦风市长亲自接过问题,通过翻译从容应答:“哈伯博士问到了关键。资金方面,我们采取了多元投入机制,包括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地方财政投入、以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开发。关于平衡问题,确实,初期阵痛不可避免。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坚持法治,严格环保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搬迁入园,而不是简单一关了之;二是兜底保障,对关停企业职工进行转岗培训、提供公益性岗位,确保基本生活;三是培育新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痛苦但必要的过程,长远看,优良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他的回答,坦诚而务实,得到了专家们的点头认可。
随后,考察团乘船游览雾江,实地感受治理成效。船行江上,清风拂面,两岸美景如画。米勒博士感慨道:“这简直难以置信!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严重的污染区。你们的治理速度和效果令人惊叹。”
在船上,一位来自印度的社会学家问道:“秦市长,生态修复后,如何确保沿岸社区居民,特别是那些可能因治理而搬迁或转变生产方式的群体,能够真正从中受益,而不是被排除在发展成果之外?”
这个问题切中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秦风指向岸边一个正在举办市集的滨水广场:“您看那边。我们通过生态移民、技能培训、提供经营摊位、优先雇佣本地居民参与生态维护等方式,让居民成为生态改善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客流,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美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最大的福利。”
下午,考察团参观了由旧工业区改造而成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建筑社区以及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每一处,他们都与项目负责人、社区居民、创业者进行深入交流,询问细节,验证成效。
实地考察后,一场高规格的座谈交流会在江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周海洋书记主持,秦风市长做主旨汇报,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参会。
秦风站在演讲台前,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精心制作的汇报片。他没有罗列枯燥的数据,而是以“雾江之变”为叙事主线,深情并茂地讲述了江泉如何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转向“保山护水、点绿成金”的生态优先发展模式的艰难抉择和创新实践。
他重点阐述了“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面对短期经济阵痛和各方质疑,我们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