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 第464章 废墟问罪

第464章 废墟问罪(1/2)

目录

曾国潢听着士卒禀报李臣典的死讯,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眼神里没有半分惋惜——在他看来,李臣典不过是个纵欲过度、自取灭亡的武夫,死了便死了,不值得多费心思。

他真正关心的,是这场攻破天京城的“战果”,尤其是那些沉甸甸的金银财宝,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见四周暂时无人留意这边,曾国潢便凑近曾国荃,压低声音问道:“九弟啊!你实话实说,这次攻破天京城,你弄了多少金银财宝?咱们兄弟之间,不必藏着掖着。”

曾国荃闻言,先是警惕地向两边望了望,确认没有湘军将领或幕僚靠近,这才将曾国潢拉到一处倒塌的石柱后,趴在对方耳朵上,语气带着几分隐秘与得意。

“实话实说,金银没弄多少,那些大箱大箱的银锭、金锭,早就被多其他东西啊!那些东西,可比金银珍贵多了,是无价的财富!”

曾国潢听得一愣,追问道:“其他东西?什么东西比金银还值钱?”

曾国荃神秘一笑,继续道:“是太平天国的典籍、文书,还有洪秀全当年的诏令、书信,甚至还有些太平军的军械图纸。这些东西,朝廷未必看重,可对大哥来说,却是‘心静’的关键。”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深意,“大哥远在安庆,要面对朝廷的猜忌,更要防着那些满人官员的弹劾。

若咱们只弄金银,那便是‘贪墨’的把柄,可这些文书典籍,记录着太平天国的‘逆迹’与内部隐秘,大哥拿着它们,既能向朝廷证明咱们湘军的‘忠诚’,也能摸清太平军的底细——若是将来有人拿咱们湘军的举动说事,大哥也能用这些文书做‘挡箭牌’,证明咱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剿灭‘逆贼’,绝无私心。”

“再说了,若外人知道大哥知道咱们手里有这些‘底’,那些朝廷里的满人就算想参大哥,也得掂量掂量——他们敢说咱们湘军‘不忠’,咱们就敢拿出这些文书,让他们看看太平军到底是怎么败的!”

曾国潢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九弟高明!我明白了!这叫‘以文掩金’,既得了实惠,又保了大哥的平安,还堵了那些满人的嘴!大哥知道你这么做,肯定欣慰得很。”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曾国荃拍了拍曾国潢的肩膀,道:“你放心,你此去湖南应对两湖战场上的革命军,银两和武器我都会给你备足,那些文书典籍里,我也会挑几份与两湖地区相关的,让你带去,万一遇到太平军残部,也能有个应对之策。”

曾国潢拱手道:“多谢九弟!那我这就动身,大哥那边,你代我多说几句好话,就说我会在湖南稳住局势,不让他分心。”

说完,曾国潢便转身离去,带着随从快马加鞭赶往湖南。

而曾国荃望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眼前仍在冒烟的天京城废墟,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这场天京之战,金银是过眼云烟,真正能守住的,是那些藏在废纸堆里的“权谋”与“底气”。

封刀三日后,天京城的焦土之上,腐烂的尸骸仍未清理干净。

恶臭如浓雾般弥漫在街巷之间,连飞鸟都不敢在此停留。

就在这时,曾国藩才不紧不慢地乘船抵达天京城,踏入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刚下船,他便眉头紧锁,望着街道上堆积的尸体与弥漫的臭气,语气带着责备地质问曾国荃:“九弟,为何三日了还不把尸体处理干净?任由这般腐烂,不仅有伤天和,更怕滋生瘟疫,祸及城内仅存的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