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燃2001 > 第465章 粗缯大布裹生涯

第465章 粗缯大布裹生涯(2/2)

目录

要买书?一本像样的大学教材都要几十上百块!何况是这种考试的书?

这对现在的他来说近乎奢侈!

这又是一笔额外且不小的开销,是短期现实生存与长期梦想投入之间的又一次撕裂。

就在这时,柳大爷在服务区里对他说的那句话,异常清晰地在他耳边回响起来,

“毅娃子,你不如……去大学里找个保安的活儿干?

既能混口饭吃,有个住的地方,还能……守着门儿,工作的时候、下班的时间,都能自己看看书?”

这朴实的建议,此刻在韩毅脑子里焕发出巨大的吸引力。

他当时进门找张老师时,也确实瞥见校门口的保安室里,有两个年轻的保安正凑在一起翻看着什么书,样子很认真。

以前在报纸上,确实也看到过燕京城里有大学保安自学考上大学的报道。

这不是什么孤例!

这条路,理论上完全可行!

要不……回去找找刚刚那个老师,请他帮忙推荐先在学校里当个保安?

至于张老师会不会帮忙?

问问又不会死!

况且……

韩毅很清楚,这个世界上,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比其他人更愿意再一次帮助你。

“面子?”

他的嘴角扯出一丝自嘲的弧度。

开货车走南闯北的,他看过太多人情冷暖。

为了几千块钱赔偿差点下跪的经历,早就把他的“面子”碾得粉碎。

只要能挣口饭吃,能有个安静看书的地方,当保安怎么了?

一点也不比在建筑工地累死累活更丢人!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校门口的方向,仿佛真的在认真考虑这个方案。

恰在此时,一阵香风拂过。

一个裹着纯白色长款羽绒服、戴着毛茸茸的绒线帽的女孩,像冬日里的一道阳光,轻快地走过他身边,留下一缕淡淡的、像是某种水果糖的甜香。

她的侧脸线条柔和,皮肤白皙,专注于前方,似乎完全没注意到长椅上这个穿着寒酸的青年。

韩毅像是被某种细微的电流刺了一下,下意识地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粗糙、被寒风吹得有些开裂的鼻子。

刚才那股强烈的、想立刻回到张老师办公室、央求他帮忙推荐在中枢财大当保安的冲动,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

他望着那个白色背影在雪地里渐行渐远,最终汇入远处林荫道的点点人影中。

在这瞬间,他突然觉得自己刚刚的想法太幼稚了。

在自己学校当保安,这只能是保底选项,他怕以后被人认出来。

这个念头让他脸颊发烫,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羞惭。

好吧,他可耻的承认了自己龌龊的想法,不想失去未来大学的择偶权。

但是,去其他学校当保安,就没这个顾虑了。

韩毅起身,背着自己的行囊向校外走去,准备去其他学校碰碰运气。

……

回想着柳大爷临别前的叮嘱,韩毅攥紧帆布大背包的背带,踏上了开往中关村北大街方向的375路公交车。

燕京375路公交车,在这个年代与后来的传闻不同,它更显著的标签是一条贯穿名校的路线。

它连接了燕京城北众多的顶尖学府。

从燕京北站出发,途径燕京交大、中枢财经、燕京邮电、燕京体院、华国政法、燕京电影学院、燕京航院、燕京科大、燕京语言大学、华国矿业、华国科大、华清大学、燕京大学。

这条线路因此被称为“名校专线”,车厢里常常满载着充满朝气的学子。

所以,这条线路的乘客,是有鄙视链的。

谁先下车谁弱鸡。

车厢里暖气开得不足,混杂着年轻人蓬勃的朝气与冬日哈气的湿润感。

当韩毅背着那个洗得发白、沾着些许机油渍的帆布包挤进车门时,周遭的目光短暂地聚焦在他身上。

在这群裹着羽绒服、抱着书本的学子中间,他穿着一件单薄的旧工装棉袄,袖口磨损处露出灰白的棉絮,裤腿上还沾着服务区雪水干涸后的泥点,仿佛闯入天鹅群的一只落单沙鸥。

他并不回避那些带着好奇或审视的视线。

两年的长途货运生涯教会他的第一课便是:衣着是身份的标签,而标签下的真实才是立身的根基。

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是刚刚被辞退的货车司机,与这些象牙塔里的未来栋梁之间,隔着一条名为现实的鸿沟。

他看得清,也认得出。

所以,面对满车大学生那些或多或少带着好奇或审视的目光,他内心并没有感到被冒犯的愤怒或自卑。

自己本就是个农民出身的货车司机而已,与你们这些天之骄子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不过让他不知道的是,像他这种目光没有躲闪,相反平静自然的表情,反而给这群大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他的成绩本来就不差,所以面对这满车的大学生,并不会自渐形秽。

破旧却整洁的衣服,干净的脸庞,挺拔的身姿,自信深邃的眸光,一眼望去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在这群年轻大学生的眼中,韩毅的形象渐渐清晰地定位为一个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尊严的贫困青年,很可能也是一个求学路上的同行者,只是起点更为艰难。

随着公交车一次次停靠名校站点(交大、邮电、政法、航院……),韩毅依然稳稳地站着,丝毫没有下车的意思。

见他还不下车,车里的人甚至脑海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诗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更有不少人在心里不断猜测着,这货到底是哪家学校的牲口?

华科大?

华清?

燕大!

在华清下车的一个哥们,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车厢里那道身影。

是个狠人!

这哥们走到街对面,踏上了另外一辆375路。

……

燕大东大门岗亭的玻璃上,贴着一张醒目的告示:

燕大保安队直招

年龄18-40周岁,身高165以上,无纹身,无前科,身心健康。

双休,8小时三班制,月工资1400元,加班费8.6元/小时。

管食宿,住宿在校内。

入职需健康证复印件。

面试地址:燕大东大门岗亭,无需中介

韩毅驻足片刻,嘴角牵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管食宿”三个字,比任何冠冕堂皇的宣传语都更具吸引力。

在街边复印店,麻利地拿出他那张辗转多个服务区才办下的、皱巴巴的健康证。

“一张五毛!”店主报价。

韩毅没作声,默默数出零钱。

不过心里面还是骂骂咧咧的。

怎么不去抢?

五毛钱在服务区足够买两个馒头,在老家能买一斤盐——他清楚每一分钱的分量。

拿着几张纸走了出来,韩毅直接来到燕大东门岗亭。

跟岗亭处的保安打了招呼,说是应聘的,保安从岗亭里拿出一张表格让他填写。

韩毅客气道谢后,趴在岗亭的桌子上便填了起来。

无非就是个人信息等基本资料,韩毅将字写得很工整。

这也是求职的一个小技巧,无论是哪里,字迹不要潦草,清楚、工整,会给人一种办事认真负责的印象。

因为你无从得知,面试的过程里会不会有一个叫做‘笔迹心理分析’的变态环节。

这种事情经常在国企发生。

泸天化也是一个国企,他听人事处的人闲聊时聊过这些事。

当然,应聘保安是肯定不需要的,不过工整的字迹,让别人看到舒服一些,是对面试人员起码的尊重。

“老哥,填完了,您看看?”韩毅将表格递了过去。

岗亭的保安接过瞥了瞥,露出了笑容,“哥们儿,字写得不错。”

韩毅腼腆的笑了笑,问清楚了下一步流程,便往旁边的保卫处走去。

这些年在跑车的间隙,他总爱拿旧报纸练字——这是他对抗漫长路途与单调生活的方式,也是在无人监督时保留的一份学生时代的认真。

保安望着韩毅远去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

这几天来面试的保安不少,相比之下,浑身上下没几两肉,也没当过兵的韩毅,实在没啥优势。

虽然燕大保安队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可本职工作还是保安,没个好身板可不行。

保卫处离东大门并不远,连30米都不到,韩毅很快便来到了办公室门外。

“professio,p-r-o-f-e-s-s-i-o-,professio,职业,公开表示……”

门里一个年纪稍长的保安趴在桌上,正埋头一笔一划地写着单词。

韩毅敲了敲门,那人抬起了头,疑惑的望着他。

“您好,我是来应聘保安的。”韩毅走上前去,不卑不亢的递上表格。

“韩毅?字写得挺不错!坐吧,我叫邵贵发,是燕大保安队队长。”

保安队长叫做邵贵发,也刚上任不久,前一任队长去燕航读书去了。

邵贵发见表格上面的字迹非常顺眼,不免多瞧了韩毅几眼。

嗯,个子不错,就是廋了点,身高1米82,才66公斤,这小胳膊小腿的没几两肉啊。

高完中学历?

这不多见,不过在燕大保安队也不少见,没什么稀奇的。

货车司机?

邵贵发眉头一皱,不动声色的继续看着。

他在心里已经将韩毅毙掉了。

这个时代的货车司机,虽然挣钱很多,但是在社会评价上面并不高。

素质差是大众对这时货车司机的普遍认知。

这个认知有一些片面武断,货车司机也有素质不错的,可能是这个群体工作强度太高,劳累加上常常开夜车,脾气比较暴躁。

当然,红眼病也少不了,特别是90年代,当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不过几千元的时代,货车司机年收入就是十万级别。

邵贵发倒不是红眼病发作了,他之所以对货车司机心存不满,是因为他村里出了两个货车司机,都不是什么好人。

不一小会儿,他将手里的表格放在了一边,笑着说,

“你的条件很好,表格我收下了,回去等通知吧,三天以内回给你答复。”

如果是个雏,可能就转身走了。

但开着货车走南闯北爱和人打交道的韩毅很清楚这里面的瘪门。

何况,底层人,要想在这个社会是生存下去,察言观色这个技能是要点满的。

家境越差的孩子,这方面便越早懂事。

在邵贵发看简历表格的时候,韩毅一直仔细观察着邵贵发的神色和目光。

韩毅见邵贵发目光停留区域在个人经历那栏,心里大致有点谱。

他不露神色,微笑起身,转身走了两步,而后转过头来,“邵队长,您用词根法背单词可能不行。”

邵贵发闻言皱起了眉头,抬头斜睨着他,“怎么不行,燕大的学生都是这么背的,不懂别瞎说。”

他心里对韩毅更是厌恶起来,不学无术的。

邵贵发是专门请教过燕大里那些学生过,这样背单词最有效率,特意专门去新西方搞的资料。

韩毅耸了耸肩膀,回过身来解释着,“邵队长,您没弄明白,燕大学生可以这么背,您不行。

您的基础太差,这么背压根儿就没用。”

邵贵发站了起来,眼前这个年轻人长得干干净净的,嘴里说得却不是人话。

他指着门口的方向,“请你出去!”

韩毅微微一笑。

你急了!

戳中你心理的点了吧?

能坐在这里还在背单词的,无非是心里那份不甘平庸、渴望上进的心气。

你认为你和学霸差的只是学习环境和名师指点?

“邵队长,您别急,听我说完。”

韩毅也不卖关子,快速的讲了起来。

“邵队长,您坚持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方法错了,一切百搭。”

邵贵发有点压不住火了,正想呛两句,却被韩毅挥手打断,

“您是不是刚开始背单词的时候,发现这种方法很神奇,短期就可以背大量的单词,然后过不了几天就忘的一干二净?”

邵贵发闻言一怔,举在半空中的手也不由自主的放了下来,“你,你怎么知道?”

韩毅笑了,“我还知道您越往后面背,越混淆。”

邵贵发沉默了,韩毅说得没错,越背越迷茫,背了后面忘了前面。

他萧索的轻叹一声,“小兄弟,你是想说我这个人太笨了,不适合用那些学霸的方法吧?”

韩毅摇摇头,“不是你的智商问题,而是基础问题。耐心听我说完。

诚然,词根记忆法无疑是记忆英语单词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但是,词根记忆法在初级单词中适用性相对较差,我所说的初级单词就是你现在背的四六级单词。

只有你自己的单词量进人3000词,尤其是进人5000词以上区域范围,才会逐渐体会到词根这样的派生法在增加词汇量方面的有效性。

在初学英语是,所需要记忆的英语单词中,能靠词根、词缀简单相加的办法构成的单词并不多,我们所面对的是大量的无构词联系的单词,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表面看来毫无规则。

大多数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大量的多音节词表面看起来并不包含任何词根。

事实上大学四、六级英语中有三分之二这样偏简单的词汇无法和词根扯上关系。”

开货车的这两年的自学中,他下功夫最深的,便是英语。

没法子,从农村出来的娃娃,在高考这个可以让大山的孩子永远留在大山的考场上,被英语这个科目给狠狠地羞辱了。

如果他的英语和其他科目是一个水平,那么他考上燕大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吃一堑长一智,韩毅这两年对英语格外的上心。

而且,他也知道,很多学校的规矩是,大学四级没过是拿不了学位证的,六级没过是保不了研的。(世纪初的情况,现在是没有了)

他顿了顿,看着邵贵发的眼睛,“对于在这所大学读书的人来说,他们的词汇量早已突破5000词。

也就是说对他们而言,四六级单词那三分之二偏简单的,他们完全不用再去生背,所以词根法对他们有效。

甚至是极有好处的,通过一些特有的后缀可以快速辨别词性,像形容词,名词还有一些特指人的词等等。

做填空题的时候,会经常要求我们先去判断空中所缺词的词性,通过后缀我们就能快速分清哪些词不符合要求,这样就能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但是对初学者而言,词根法加大了背单词的量。因为你除了要背单词本身,还要再去记词根和一些后缀,反而容易产生单词记忆混乱。”

邵贵发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原来如此,那我现在应该怎么背?”

韩毅将他桌上的书翻过来,看了看封面,果然是于敏洪的词根法六级词汇书。

他那起书叹了一口气,“邵队长,学习是逐步深入的,基础没打牢固的情况下,别想着一步登天。

你现在最好是买本高中词汇书,先背高中词汇,再四级、再六级这样循序渐进。

而且,背初级单词,没有捷径,只能生背。”

邵贵发闻言一怔,“为什么?现在市面上不是很多教被单词的方法?”

韩毅耸了耸肩膀,手指在那本词汇书上敲了敲,“背单词的目的是能够掌握单词,最后能熟练的运用。

所以背单词不能局限于仅仅掌握它的中文意思。

从能够熟练运用的角度来讲,你还需要了解单词更多的维度,比如它的常用搭配,它的适用语境,用法等等。

市面上那些谐音法、联想法,包括你现在看的词根法其实都是辅助手段,不是正规的方法。

比如词根背单词,仅仅能够帮助你掌握单词的意思,你无法通过词根词缀掌握一个单词更深层次的知识。”

韩毅屈起指头,一个个的说着,“具体来说,掌握一个单词包括:1,它的拼写和发音;2,它的语法特征;3,它的衍生词(时态,单复数等);4,它和其他单词的搭配;5,是不是多义词,哪个是惯用法词义。

词根法只解决了1,但是你无法掌握2到5,所以会出现你认识某个单词,但是你在该用这个单词的时候记不起它,或者用错它,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掌握它。”

“说的好!”门口传来一道声音,把韩毅和邵贵发都吓了一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