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鹰落潘帕斯·冬狩围猎(1/2)
2002年2月10日
腊月二十九,下午。
冬日的阳光透过幻想集团总部大厦高层宽大的落地窗,斜斜地洒在光洁的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几何图形。
空气中浮动着一种松快的气息,混杂着隐约的清洁剂清香和办公室里提前泄露出的年味儿。
明天就是除夕,这座平日被键盘声、电话铃声和急促脚步充斥的钢铁森林,此刻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松弛下来。
走廊里脚步轻快,带着归心似箭的雀跃。
有人拎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包,低声笑着和同伴确认着明早几点的火车。
家在外地的同事,不少已然提前请假踏上归途。
更重要的原因是,笼罩在集团头顶数月、与果核科技那场令人窒息的、近乎你死我活的商战阴云,终于在上层更迭、战略转向后,宣告暂告一段落。
放弃绞杀,默认失败,虽然有些憋屈,但也卸下了千斤重担。
连呼吸,仿佛都顺畅了许多。
顶楼,代理董事长办公室的门紧闭着。
门外秘书位的电脑已经关机,桌面收拾得一丝不苟。
走廊里空荡荡的,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电梯运行的微弱嗡鸣。
门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巨大的办公室显得格外空旷。
郭伟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块足有两米高的移动白板前。
板子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剪报、打印的网页和潦草的手写笔记。
内容千篇一律,核心只有两个:果核科技,以及HY半导体那份堪称恐怖的长协价纠纷。
各种信息碎片,如同战场上呼啸的弹片,被郭伟用心地一一收集、排列、审视。
他双手抱在胸前,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手肘,微蹙的眉头下,那双被内部戏称为能“洞察寒冰三尺”的锐利眼睛,正飞速地在这些文字间扫掠、勾连、思索。
阳光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单薄的背影,也给他镀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孤寂。
作为幻想集团新的掌舵人,在年关将至、众人松懈的时刻,他脑子里运转的,远非是春节的饺子或是父母的唠叨。
笃笃笃。
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不等回应,门把手转动,林旻探进半个身子。
他身上的西装依旧熨帖整齐,但领带松开了些,少了平日跟随智柳开会时的紧绷感。
“老大,还不下班?”
林旻靠在门框边,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目光扫过那面写满“果核”二字的巨幅“信息墙”,
“底下人都快跑光了,你不走,这层楼都没人敢关灯锁门啊。大家还指望着早点回去备年货呢。”
郭伟闻声转过来,脸上那点因深度思考而凝固的严肃瞬间融化,被一丝略带疲惫的笑意取代。
他放下胳膊,随意地指了指沙发,“让他们先走呗,又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
年终该发的东西都发完了,奖金也到位了,用不着我在这儿杵着。”
他踱到窗边,看着楼下空了大半的停车场,
“再说了,我早走晚走都一样。
回去早了,老头子老太太又开始唉声叹气,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小伟啊,你才三十八,事业是重要,可这后半辈子一个人怎么办…’
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你们先走,我待一会儿,琢磨点儿事。”
林旻会意地笑笑,先是做了个手势,让外面的人通知其他人下班,自己直接进了办公室关上了门彻底隔绝了走廊的光线和声音。
他走到郭伟身边,看着自己这位刚刚搭班不久的新“老板”,也是曾经集团里极少数能让他放下秘书身份里那份刻板恭敬的朋友。
“郭老大,”
林旻掏出烟盒,递了一支给郭伟,自己也很自然地摸出一支点上,
“嫂子都走了……快五年了吧?你也是时候该往前看一步了。”
他吐出一口淡淡的烟雾,语气真诚而不僭越,
“嫂子在天有灵,看你这么辛苦,形单影只的,怕是更难过。她那么通情达理的人,怎么忍心怪你?”
林旻是少数了解那段往事的人。
丧偶之痛,曾让这位在幻想集团历史上无数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赵子龙”意志消沉许久。
郭伟捏着点燃的烟,深深吸了一口,让辛辣的烟雾在肺里打了个转,才缓缓吐出。
烟雾在阳光里氤氲变幻,像极了那些难以把握的人和事。
“谁说我没走出来?早走出来了。”
他反驳的语气带着点自嘲,耸了耸肩膀,
“老林,说实在的,有时候真想放下这摊子事儿,找个安静地方歇两年,顺带把自己的个人问题给解决了。
以前是没机会,现在坐在这位置上……更由不得人了。”
他抬眼看向林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不,你给想想辙?给我介绍介绍?”
林旻的眼睛立刻亮了,仿佛就在等着这话。
他嘿嘿一笑,用手肘轻轻撞了郭伟一下:“嘿!巧了!你要真想找,我这还真有个合适的门路!”
“哦?”
郭伟挑了挑眉,有些意外林旻接得这么顺溜。
“我老婆她们电视台那个女主播,叫曾涛的那个,记得不?
去年咱们搞全国电子百强庆典,她还来采访过你的。”
林旻挤了挤眼睛,一脸的“你懂我懂”。
“曾……涛?”
郭伟努力在脑海里搜寻这个名字对应的人和脸。
很快,一个形象跃入脑海。
干练的短发,职业套装,落落大方的谈吐,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带着一股子知性又执着的光芒,穿透采访设备直接看进人心底的锐利,不同于普通花瓶记者的那种空洞。
那次专访挺成功,他还对这个记者的提问深度有点印象。
好吧,主要是长得盘正条顺的。
“是她啊……”
郭伟想起来了,但随即脸上露出尴尬,“我记得……她好像才二十四吧?
比我小一圈还带拐弯呢!这不合适……不合适,太不合适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人小姑娘还在幼儿园,大班都还没上呢!”
他连忙摆手,耳朵根却有点发烫。
“呦呦呦!”
林旻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郭伟那点罕见的窘态,乐不可支,
“记得挺清楚嘛!年龄都记这么准!这说明啥?说明有印象!说明有缘分!”
他收了笑声,但笑意仍在脸上,
“老大,你呀,就是给自己设限太多。
男未婚女未嫁,差个十来岁怎么了?
现在什么年代了?
我告诉你,人家曾涛能力强得很,有思想,绝对不是那种只想着靠脸混饭的花瓶。”
他见郭伟虽然嘴上说“不合适”,但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波澜可瞒不过他。
林旻趁热打铁:“这样!你也别一口回绝。时间我来安排,保准自然不尴尬。
就这个春节,我让家里那位组个朋友小聚,你也来。
到时候见了面聊,聊得来就当多交个朋友,为以后打个基础;
真不来电,也绝不强求!怎么样?给兄弟个面子,露个脸?”
郭伟看着林旻那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又想起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沉吟了几秒,终是无可奈何地笑叹一声,点了点头,“行……行吧。听你安排。”
那点不好意思里,隐约透着一丝久违的期待。
他掐灭烟头,仿佛要摆脱这个让他有点心神不宁的话题,下巴朝那面信息墙一努,
“甭光说我这点破事了。我在这琢磨半天了,就琢磨这个。今天的新闻。”
林旻的目光随之投向那面白板。
“吴楚之?他又搞出啥了?”
他是幻想集团新任的总经理不假,按理说不应该不关注这些业内的动向。
但是,幻想集团和华科院计科所脱钩后,划入国资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国企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堆国企应该有的东西。
厘清股权关系后,清产核资是必须的。
国企年前的一些规定动作也是必然的。
所以,和一般企业不同,林旻最近是被各种琐碎的事给忙得脚不沾地,压根儿就没时间看业务。
但这一切也是国资方面的考量。
为了不因为内斗减少战斗力,国资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没有空降一个总经理来,而是指定的林旻暂代总经理一职,以观后效。
因为,郭伟,就是铁腕的代名词。
郭伟任董事长,那么谁和郭伟搭班子,其实都是受气包,唯有林旻这种出身秘书的人,两人才能走到一起去。
所以,两人的分工也很明确,郭伟主外,林旻主内,而林旻的长袖善舞也利于处理国企内部的事宜。
第一个新闻标题就把林旻给吓了一跳。
《HY电子凛守商业契约,华企果核违约图穷匕现!》
“嚯!要不要这么耸人听闻啊!”
林旻仔细的看了起来。
【天价违约金条款曝光,国际规则拷问华国科技新贵商业诚信
来源:《新罗日报》财经版
汉城讯:全球半导体产业再起波澜!HY电子今日披露,其与华国果核电子有限公司签订的价值数亿人民币的独家DRAM内存供应协议,正面临后者单方面要求降价的严重违约挑战。
据HY电子提供的合同副本显示(核心条款如下),双方于2001年年中达成长期协定:
独家条款:果核电子必须100%采购HY半导体内存颗粒
价格锁定:256MBDDR内存条单价178元(人民币),远高于当前122.4元市场价
数量锁定:DDR内存条每月提货量不低于30万根,SD内存条提货量不低于10万根
违约金:20倍合约金额赔偿(约12.38亿人民币)
HY集团发言人、半导体副总裁郑荷范(具荷范)严正声明:“白纸黑字的协议是商业文明的基石。果核电子企图以市场波动为由撕毁契约,是对国际商业规则的公然践踏!”
分析指出,若果核电子违约,HY电子将果断启动天价罚单,此举或成华企出海违约第一案。
延世大学国际贸易教授金政基表示:“华国加入WTO后首现如此恶性违约案,恐将重挫全球资本对华投资信心。”】
林旻眨巴眨巴眼睛,继续往下看着。
【标题:《2亿美元违约!华国科技新贵在内存过剩中撕毁合同》
来源:路透社商业快讯
首尔/纽约讯——新罗HY电子公司指控华国科企果核电子(KerElectroics)试图撕毁一份价值2亿美元的长期内存芯片合同,这一事件被行业专家称为“新兴市场莽撞行为的教科书式案例”。
路透社获取的合同细节显示,果核电子于2001年承诺:
支付22.1美元/片采购256MBDDR内存芯片(当前现货价:14.8美元)
接受20倍违约金处罚(1.58亿美元)
HY半导体副总裁具荷范(JugHabu)谴责此举:“这不是谈判——这是契约无政府状态。若华国希望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就必须学会尊重其亲手签署的文件。”
专家点评:
保罗·克鲁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华国‘增长高于一切’的模式滋生了这种牛仔式资本主义。果核的冒险揭示了对法治的根本漠视——这正是外国投资者要求新兴市场支付风险溢价的核心原因。”
乔治·索罗斯(量子基金主席):
“当契约成为可选项时,市场便沦为赌场。此次事件将迫使全球金融机构重新评估对华国科技企业的信贷额度。预计其融资成本将激增300-500个基点。”
大前研一(全球商业战略家):
“亚洲供应链的完整性系于契约纪律。果核的行为印证了外界担忧:仅靠加入WTO无法让华国企业获得商业成熟度。”
行业影响:
三星DRAM产能扩张已重创内存价格,而果核的困境却揭露了一个更为黑暗的真相:华国科技雄心仍被系统性蔑视商业规范所禁锢。HY以资产扣押相威胁的举措,此刻已成为检验华国政府市场原则承诺的试金石。】
【标题:《契约精神必修课:果核违约事件警示华企国际化阵痛》
来源:《财经观察》特约评论员文章
当HY电子向媒体抖出那份天价违约金合同时,所有华国企业都该脊背发凉——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野蛮生长与法治文明的碰撞!
果核电子以“市场波动“为由要求重谈合约,本质是赌徒心态:价格有利时闷声发财,行情逆转时撒泼耍赖。这种“华国特色“商业逻辑,正在扼杀我们刚起步的国际信誉!
核心反思:
规则敬畏缺失:20倍违约金绝非HY强加,而是果核自愿签署。
成本转嫁恶习:自己误判市场却要合作方埋单,与盗匪何异?
民族主义反噬:若放任此类违约,今后哪家外企敢对华输出核心技术?
哈佛商学院案例早已昭示:所有跨国巨头都曾为守约付出代价。今天果核的百亿学费,恰是华企成人礼的必然代价!】
看完国内的新闻报道后,林旻嘴角的冷笑都快压不住了。
当看到那篇言辞最为激烈的网文——《致果核吴楚之:你的贪婪,正在让所有华商背上“违约之国”骂名!》。
里面那些夸张的形容词和上纲上线的质问,甚至还配了所谓HY律师函血红的“20倍赔偿”字样截图时,林旻的嘴角勾起了一个不加掩饰的、冷峭的弧度。
【来源:天之涯热帖
爆料!独家拿到HY电子发给果核的律师函(附图),触目惊心:
![违约金条款局部放大图]
“20倍赔偿“四个血红大字,抽在每个华国企业家的脸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果核因贪图HY去年“低价“合同绑定独家供应,如今DRAM价格腰斩就想毁约——典型的占便宜没够!更可悲的是,某些网民竟鼓吹“民族企业不必守洋规矩“。
诛心三问:
1、若华国企业都学果核,谁还敢和我们做生意?
2、我国企业和外方签订的合同,外方今后是否也可随时作废?
3、当“华国式违约“成国际词典新词,您吴楚之就是历史罪人!
万人血书跪求果核立即履约!
否则请工商部门将其列入失信名单——这已不是商业问题,而是国家信用保卫战!】
“呵呵,”他发出短促的冷笑,眼神里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这些人啊,张口‘契约精神’,闭口‘国家声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看看那价格差得多离谱!
按他们的道理,签了字活该就得挨宰?
生意场上,价格不合适,怎么就不能重新谈了?
天底下哪有包赚不赔的买卖?
这些新罗人,仗着点舆论优势,就来玩这套道德绑架,想把整个舆论压力都压到吴楚之头上逼他就范……真是太TM恶心了!”
话锋一转,林旻的脸上瞬间又堆满了幸灾乐祸的笑容,带着一种纯粹作为旁观者看对手遭殃的轻松:
“不过说真的,”
他侧身看向郭伟,语气轻快,
“吴楚之这小子,向来只有他坑别人的份,这下终于轮到他自己一脚踩进狗屎里了!
啧啧,20倍的违约金……管他HY半导体是不是漫天要价,够他喝上一壶的了。
我就想看看,这位咱们束手无策的‘新一代意见领袖’,这次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
想想他焦头烂额的样子,嘿……”
他没再说下去,但那表情说明了一切。
虽然内心对吴楚之的经营能力是认可的,但那场惨烈的商战惨败带来的郁气,此刻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宣泄口。
郭伟脸上的幸灾乐祸之色更浓了,几乎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他很清楚吴楚之的厉害。
双路奔腾3架构的Ultra版电脑,性能碾压幻想当时的奔腾4主力机型,一招就打垮了幻想引以为傲的技术壁垒;
通过奎森特基金做空安然获利数亿美金、惊掉众人眼球化解现金流危机的神来之笔;
那份与莞玥基金会合作、每卖一台“国潮”特别版就捐100元建乡村电脑教室的操作,在舆论场上赢得无数民心……
每一步都让当时的幻想集团头疼欲裂、疲于奔命。
即便如今郭伟上任后战略转向,默认了失败,但对吴楚之这个年轻人,他佩服其手腕与策略之余,骨子里未尝没有一丝竞争者的“敌意”。
此刻看到吴楚之吃了这么大一个闷亏,他心底那份同为竞争者的快意,并不比林旻少。
他往前走了两步,站定在白板前,回身直视林旻的眼睛,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酝酿已久的决心:
“老林,我想……给他添把火。落井下石,趁他病,踹一脚!”
林旻微微一愣:“踹一脚?你想怎么踹?”
他的神情瞬间从幸灾乐祸转变为业务性的专注。
他很熟悉郭伟这个状态,这是“赵子龙”要动手前的征兆。
“打价格战。”
郭伟毫不犹豫地吐出四个字,手指在白板HY合同的核心条款上点了点,
“就趁他现在被这份该死的长协价锁死,内存条成本高得离谱的时候,我们发起突击,在他现在的市场上狠狠撕开一条口子!”
“价格战?!”
林旻的眉头猛地拧紧了,声音里充满不解和强烈的反对,
“老大!你不是最反对打价格战的吗?
我们转型‘自主创新+平价产品’,不是强调要价值竞争、避免恶性内耗吗?
而且这关头上打价格战,外界怎么看?
那些公知媒体不是正好坐实了我们是‘内斗内行’?”
他想起了上次那场动用巨量补贴的价格战,虽然短期内冲击了果核销量,但也差点拖垮了幻想自身的利润根基,最终被吴楚之用“颜值正义+性能碾压+教育机”的组合拳更凶猛的反扑打得溃不成军。
那滋味……可不好受。
“这次不一样!”
郭伟斩钉截铁,眼中闪烁着计划缜密的光芒,“我们用第二品牌去打!”
“第二品牌?你构想的那个幻想小新?”
林旻瞬间想起了郭伟之前提出的多品牌战略雏形。
他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但困惑依然存在,
“可是……老大,这个第二品牌,别说市场推广需要时间,就是产品线规划、生产安排、渠道适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