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吕门有俊才(2/2)
赵姬看着又多出来的两个追随者,心里暗自点头。猫小统蹭了蹭她的手腕,低声“喵”了句,赵姬听懂了——吕家那边有动静了。
此时的吕府,正乱成一团。吕公穿着新浆洗的绸衫,被几个儿子围着,急得直转圈圈。
“爹!你倒是想想办法啊!”长子吕泽攥着佩剑,“陛下和太后就在沛县,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学了十年兵法,总不能一辈子守着家里的盐铁铺!”
次子吕释之也道:“我跟萧功曹学过算账,户部的账册我闭着眼都能算清,去咸阳定有用武之地!”
吕雉站在一旁,手里绣着的帕子都快被绞烂了。她比弟弟们更清楚,这不仅是机会,更是赌注。见父亲犹豫,她忍不住开口:“爹,弟弟们说得对。咱们吕家虽是沛县豪强,可若不往高处走,迟早会被新朝的规矩压下去。不如让我随弟弟们一起去求见,好歹我识得些字,能帮着说句话。”
吕公停下脚步,看着女儿:“你一个女子……”
“太后也是女子。”吕雉道,“昨天在酒肆,听人说太后不仅懂农事,还会造飞天的物件,可见大秦不重男女,只重本事。我去了,未必比弟弟们差。”
正说着,管家匆匆跑进来:“老爷!宫里的人来了!说太后请您带着少爷小姐去河滩说话!”
吕家姐弟眼睛顿时亮了。吕泽一把拽过弟弟:“快换衣服!我那件新做的锦袍呢?”
吕释之翻出算筹匣子:“我把新做的鱼鳞册带上,让太后看看我的本事!”
吕雉转身回房,片刻后换了身素色布裙,手里捧着一卷自己抄的《商君书》。吕公看着儿女们的样子,忽然叹了口气:“罢了,你们想去就去吧。记住,到了太后面前,少说话,多做事,别丢了吕家的脸。”
河滩上,热气球的气囊正在充气,雪白的绸缎在阳光下泛着光。赵姬正看着工匠们给蒸汽汽车装新轮子,见吕家人过来,便笑着迎上去。
“吕公不必多礼。”她指着吕泽姐弟,“听说几位年轻人想为大秦效力?”
吕泽上前一步,拱手道:“小子吕泽,愿从军伍,北击匈奴!”
吕释之赶紧递上鱼鳞册:“小人善算,愿入户部!”
吕雉把《商君书》递过去,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民女吕雉,通读律法,愿入廷尉府抄录卷宗。”
赵姬翻了翻鱼鳞册,又看了看吕雉抄的书,点头道:“吕泽去蒙恬将军麾下当校尉,从基层做起;吕释之去户部协助萧何编户籍;吕雉……”她想了想,“就去将作监吧,公输般正缺个识字的人记录图纸,你去了正好。”
姐弟三人喜出望外,连忙磕头谢恩。吕公看着这一幕,眼眶都红了,对着赵姬深深一揖:“太后大恩,吕家没齿难忘!”
“不必谢我。”赵姬道,“大秦的天下,要靠天下人一起守。你们有本事,就该站出来。”她看了眼日头,对嬴政道,“人差不多齐了,该启程了。”
嬴政点头,目光扫过新招揽的这些人——屠夫、亭长、吹箫人、车夫、铁匠、豪强子弟……形形色色,却都眼里有光。他忽然觉得,阿母这“捡人”的本事,比任何攻城略地的谋略都厉害。
蒸汽汽车“突突”地启动了,载着新收的人才跟在队伍后面。刘季扒着车窗,对着沛县的方向挥手,忽然喊道:“等我当了大官,回来给吕家题块匾!”
箫何在后面听见,忍不住笑了:“先管好你的工匠再说吧!”
赵姬坐在马车上,听着后面的喧闹,低头对猫小统道:“这下,沛县的‘潜龙’算是都网罗来了。”
猫小统舔了舔爪子,发出一声满足的“喵呜”。赵姬知道,它是在说——这些人,将来都是大秦的栋梁。
车队渐渐驶离沛县,泗水河的波光越来越远。嬴诗曼趴在车窗上,看着那些熟悉的身影渐渐变成小点,忽然道:“祖母,你说他们将来真的能做成大事吗?”
“能。”赵姬望着远方的地平线,语气笃定,“因为他们不再是沛县的樊哙、刘季、吕雉,从今天起,他们是大秦的子民。这天下,会给他们足够大的舞台。”
风从车窗外吹进来,带着田野的气息。嬴政掀开帘子,看着绵延的队伍,忽然对身边的蒙恬道:“记下这些人的名字,将来他们若有成就,都要记在史书里。”
蒙恬躬身应诺,心里却在想:或许不用等将来,从他们跟着太后离开沛县的那一刻起,历史就已经不一样了。
远处的热气球缓缓升空,雪白的气囊上,那面小小的红布条尾巴在风中猎猎作响,像在为这些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指引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