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 第251章 虞姬

第251章 虞姬(2/2)

目录

赵姬接过花,花瓣虽干了,却还带着淡淡的香。她蹲下身,对虞姬笑道:“这花真好看,谢谢你。有你这样的姐姐,韩信将来定会有出息。”

嬴政站在一旁,看着赵姬和这对相依为命的姐弟说话,忽然明白了她为何非要下来。这天下的人才,不光在酒肆、铁铺里,也在这破庙、河谷中。阿母捡的不只是人,是大秦的根。

“该走了。”嬴政道,“让夏大夫留下料理,咱们还得赶去临淄。”

赵姬点头,最后看了眼捧着书的韩信和握着花束的虞姬,对夏无且道:“多照看着些,等我们巡狩回来,我要听他们的好消息。”

热气球再次升空时,嬴元曼趴在栏杆上往下看,只见侍从们正搬着米粮往新找的屋子里送,韩信扶着虞姬慢慢走过去,两个单薄的身影依偎在一起,却透着股生生不息的韧劲。

“祖母,那小男孩真能看懂兵法吗?”她问。

“能。”赵姬望着越来越小的身影,语气笃定,“因为他有个用命护着他的姐姐,还有颗想变强的真心。”

猫小统在她怀里打了个哈欠,绿眼珠映着下方的河谷。赵姬知道,这趟巡狩捡的“宝贝”,又多了两个。而这万里江山,正是由无数这样的微光汇聚而成,才亮得起来。

前方的临淄城已隐隐可见,城墙在阳光下像条金色的长龙。嬴政望着那城,又看了看身边捧着小本本记录的扶苏,忽然道:“阿母,等回了咸阳,开个学堂吧,让像韩信这样的孩子都能读书。”

赵姬笑了:“好啊,就叫‘大秦学堂’,让天下的孩子都有书读,有本事学,让每个想保护亲人的孩子,都有能力护得住。”

热气球穿过云层,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温暖得像未来的日子。沛县来的众人在地面上望着天上的白影,刘季忽然道:“我算明白了,太后捡的不是咱们,是能让大秦变好的人。”

樊哙啃着狗肉,含糊道:“管那么多干啥?跟着走就是了!”

箫声再次响起,周勃吹的是《秦风·蒹葭》,调子不再苍凉,多了些轻快。风带着箫声,吹向远方的临淄,也吹向那些藏着微光的角落。

赵姬一行人离开的第一天,虞姬在新屋里醒时,鼻尖先嗅到的是米粥的香气。

她撑着坐起身,见韩信正踮脚在灶台前转,手里攥着夏大夫留下的药包,鼻尖沾着点米糠:“姐姐,夏大夫说你得喝三碗粥才有力气。”新屋是镇上闲置的小院,窗纸是新糊的,墙角堆着半袋糙米,棉被叠得方方正正,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被面上,暖得像赵姬笑时的眼神。

虞姬咳了两声,接过韩信递来的粥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忽然落下泪来。韩信慌了,掏出水囊递过去:“姐姐不哭,我今天去后山捡了些干柴,够烧好几天呢。”他说着从怀里摸出块木炭,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这是贵人,等我认会书上的字,就拉着姐姐去找她。”

第二日天未亮,虞姬便披衣坐起,借着窗缝透进的月光翻开那卷《孙子兵法》。韩信凑过来,小脑袋挨着她的肩:“姐姐,这字像小旗子似的。”虞姬指尖划过“兵者,诡道也”,轻声念出来,韩信便跟着学,念错了自己先咯咯笑,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午后夏无且来复诊,见虞姬脸色好了大半,笑道:“姑娘这身子骨,竟是靠着股韧劲撑过来的。”韩信正用石子在院里摆阵,听了这话挺起胸脯:“我姐姐最厉害了!”夏无且看着他摆的石子阵,虽杂乱却隐隐有攻守之势,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第三日傍晚,韩信从镇上跑回来,怀里揣着片干荷叶,里面包着两块麦芽糖。“是给贵人送米的大叔给的,”他献宝似的递到虞姬嘴边,“他说太后的队伍往临淄去了,过些日子会原路返回。”

虞姬咬了口糖,甜意漫到心里,忽然望向咸阳的方向。她摸了摸贴身藏着的书卷,又看了看院里用树枝在地上默写“兵”字的韩信,轻声道:“等姐姐好了,咱们就跟着队伍走。”

韩信猛地抬头,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灶上的药汤咕嘟冒泡,混着檐角风铃的轻响,像在应和一个将要启程的约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