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 第252章 临淄行

第252章 临淄行(2/2)

目录

傍晚时分,郡守在驿馆摆了宴席,却没上多少珍馐,多是临淄本地的风味:清蒸鲈鱼、酱肉、稷米糕。樊哙一见肉就眼睛发亮,刚要伸手,被吕雉瞪了一眼,讪讪地缩回手。

“不必拘束。”嬴政拿起筷子,“临淄的肉确实有名,樊哙,你尝尝比沛县的如何?”

樊哙受宠若惊,夹了一大块塞进嘴里,含糊道:“比沛县的嫩!就是酱味淡了点。”惹得众人都笑了。

席间,郡守说起临淄的变化,言语间满是感慨:“以前六国时,临淄是齐国都城,如今成了大秦的郡治,来往的商队比以前多了十倍,连西域的胡商都来了。”

“这才刚开始。”赵姬道,“等驰道修到海边,蒸汽船造出来,将来海外的商人也会来。”

提到蒸汽船,公输般放下筷子道:“回太后,海船的进度已经差不多了,只是龙骨要用上好的楠木,得去蜀郡采,还得等些日子。”

“不急。”赵姬道,“等咱们回咸阳,集中工匠一起做,争取明年开春能下水试试。”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徐福还没消息吗?”

蒙恬接口道:“前几日收到他从会稽发来的信,说正在勘察东海的洋流,还没找到合适的试航点,让陛下和太后放心,他会仔细绘制海图。”

嬴政点头:“让他慢慢来,海路凶险,宁可多等些日子,也不能冒失。”

宴席散后,赵姬站在驿馆的廊下,看着临淄城的万家灯火。猫小统蹲在她肩头,绿眼珠映着远处的火光。

“检测到临淄的冶铁作坊已开始试用高锰钢,比普通铁器耐用三倍。”猫小统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地方氏族的私兵已全部编入郡兵,兵器统一由将作监发放。”

“氏族的抵触情绪呢?”赵姬问。

“大部分已接受,毕竟新律法下,他们的田产和商铺都受保护。”猫小统甩了甩尾巴,“只是还有些老顽固,觉得丢了以前的特权。”

“慢慢来吧。”赵姬望着星空,“一统天下容易,一统人心难。你看今天街上的百姓,他们不在乎谁当皇帝,只在乎能不能吃饱穿暖,日子有没有盼头。”

嬴政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闻言接口道:“所以朕才要巡狩,亲眼看看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李斯总说一切安好,可只有自己看见了,才真的放心。”他指着远处的灯火,“你看那片亮灯的地方,是新建的工坊,里面有一半是以前六国的工匠,现在一起造农具,造织机,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归一。”

刘季和樊哙等人在院里借着月光比武,樊哙的拳头呼呼带风,刘季却总能轻巧躲开。吕雉坐在台阶上,看着他们打闹,忽然对身边的萧何道:“萧兄,你说咱们在咸阳,能做出比临淄更好的织机、更细的盐吗?”

萧何笑道:“吕姑娘放心,有陛下和太后在,有公输先生那些巧思,咱们能做的,只会更多。”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了三下。赵姬打了个哈欠,对嬴政道:“明日去看稷下学宫?听说那里的儒生还在争论要不要改穿秦服呢。”

“去看看也好。”嬴政道,“让他们明白,服制可以商量,但律法不能改;学问可以保留,但必须用秦文书写。”

月光洒在驿馆的瓦上,像铺了层霜。赵姬忽然想起沛县的韩信和虞姬,不知他们的日子有没有好起来。猫小统像是知道她的心思,蹭了蹭她的脸颊:“夏无且传来消息,虞姬的病已大好,韩信每日都在学《孙子兵法》,用石子摆的阵仗,连老兵都觉得有章法。”

赵姬笑了,心里踏实了不少。这趟巡狩,捡的何止是人才,更是一个个藏在烟火里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队伍离开临淄时,百姓们又来送行,手里捧着刚摘的桃子、李子,往车上塞。嬴政接过一个老农递来的稷米糕,咬了一口,甜糯的滋味在舌尖散开。

“好吃。”他对老农笑道,“今年的收成看来不错。”

老农笑得满脸皱纹:“托陛下的福,税轻了,农具也好用了,这糕啊,明年还能给陛下留着!”

刘季骑马跟在后面,看着这一幕,忽然对樊哙道:“我以前总觉得当亭长就够威风了,现在才知道,能让天下人都有糕吃,才是真本事。”

樊哙似懂非懂,却重重地点了点头。阳光穿过队伍,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