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保住家国才能保住文脉(2/2)
“臣遵旨!”李斯与张良躬身领命。
“徐福,你重绘海图,标注所有暗礁与洋流,特别是火山周围的地形,一丝差错都不能有!”
“臣遵旨!”徐福捧着海图的手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
“项燕、项羽,你们带楚国旧部的水师,熟悉蒸汽轮船的操作,他们最懂水战,关键时刻能补我们的短板。”
“末将遵旨!”项氏祖孙出列,项羽的手仍按在剑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草原五王,你们的骑兵守好北境,防止匈奴趁机异动,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东胡王起身:“陛下放心!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让匈奴跨过长城一步!”
嬴政的目光扫过沛县来的众人:“刘季,你管着工匠的后勤,别让他们饿了肚子;萧何,你跟着李斯核算物资,账目不能错一分;吕雉,你协助记录所有器械的参数,将来好改进;樊哙,你带御膳房的人,给士兵们准备耐储存的干粮,让他们吃好了才有力气打仗。”
“俺们都记下了!”刘季带头应道,一群人虽出身草莽,此刻却个个挺直了腰杆。
最后,嬴政看向孩子们:“扶苏,你随我留守咸阳,处理政务;诗曼、季曼,你们跟着虞姬在尚药局,确保伤药供应;韩信,你跟蒙恬去前线,把梦里所见的战术弱点都指出来。”
“儿臣遵旨!”孩子们齐声应道,虽年轻,却已显露出担当。
安排完毕,嬴政环视众人,忽然想起什么,目光掠过博士官的席位。往常只要涉及“变革”,以淳于越为首的博士们总会跳出来反对,斥责不合古法。可今日,他们却个个垂首,一言不发。
淳于越的手紧紧攥着《尚书》,指节发白。昨夜他梦见孔庙被焚,儒生被砍,古籍被当成柴火烧,那钻心的痛让他至今心有余悸。此刻再听嬴政部署,只觉得字字都砸在要害上——保住家国,才能保住文脉。
“博士们可有异议?”嬴政问道,语气平静。
淳于越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臣等无异议。沉岛之事,关乎存亡,虽不合古法,却合天道。臣等愿整理典籍,记录此次行动,让后世知晓今日之难。”
其他博士纷纷附和,声音虽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一致。
嬴政微微颔首,心中了然。那场梦,终究是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不住眼前的土地,再古老的典籍也只是灰烬。
“既如此,大家回去准备。”嬴政拿起铁钎,重重插入沙盘上的岛屿,“半个月后,渭水码头出发。此行,只有一个目的——让那座岛,永远从东海消失!”
“诺!”
满殿回应声震耳欲聋,惊飞了檐下的紫燕。晨光彻底穿透云层,照在每个人脸上,昨夜的恐惧已化作今日的决绝。
赵姬站在回廊上,听着殿内的动静,怀里的猫小统轻轻蹭了蹭她的手心。她知道,这一次,再没有犹豫,再没有退路。
蒸汽轮船的汽笛声已隐约可闻,那是驶向未来的号角。而她要做的,就是站在船头,看着那座岛在烈火中崩塌,将前世的血泪,彻底埋进深海。
半个月后,渭水码头。
三十艘蒸汽轮船整装待发,黝黑的船身泛着冷光,炮口直指东方。蒙恬的精兵列队登船,甲胄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墨家子弟扛着器械奔走,铜制齿轮在晨光中转动;沛县来的众人也各就各位,刘季正指挥着搬粮,樊哙在检查厨房的大锅,吕雉则在核对器械清单。
嬴政站在码头,看着赵姬登上主舰。
“阿母,保重。”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赵姬回头,笑意温和却坚定:“放心,我会带着好消息回来。”
汽笛长鸣,轮船缓缓驶离码头,在渭水中留下白色的水痕。嬴政望着船队消失在远方,忽然对身边的扶苏道:“记着今日,记着我们为何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