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雪山议策与雨林攻坚(1/2)
西域雪山脚下的临时营帐里,探马的披风还滴着融雪水,刚跪下就被匈奴王阿打虎牙伸手扶起。帐中火塘烧得旺,映得五王的玄色铠甲泛着暖光,吕氏兄弟捧着账册站在一侧,忽兰则攥着马鞭,乖乖站在帐角——他知道,论对草原部落的门道,五王比他有经验。
“羌人部落堵在雪山隘口,说那是他们的‘神山通道’,谁过就放滚石。”探马喘着气,指了指案上的地形图,“他们的帐篷扎在隘口后面的平地上,靠融雪水浇地,今年青稞收得少,部落里有不少孩子在挨饿。”
阿打虎牙捻了捻颌下的胡须,先开口:“羌人跟咱们匈奴是老相识,性子倔,但认理也认恩。硬打不行——隘口窄,炮车展不开,还容易被滚石砸伤弟兄;更要紧的是,他们断了融水,咱们后续运粮草的队伍就没法走。”
月氏王乌孙跟着点头,手指在地形图上的融水河道划了圈:“我早年跟这部落的首领‘阿古拉’喝过酒,他最疼小孙子。探马说他们缺粮,咱们就带两袋蜀地的新麦种过去,再让农师画张水渠图——跟他说,归顺后帮着把融水引到他们的青稞地里,保准明年收成翻一倍。”
东胡王呼韩邪捋着络腮胡,补充道:“光给好处不够,还得让他们看见实力。吕将军,你把那十辆改好的小型炮车拉到隘口外,不用开炮,就架在那儿——羌人没见过这东西,准能镇住他们。要是谈崩了,楼烦王的骑兵从侧翼绕到融水上游,断他们的水源;林胡王带步兵拆滚石陷阱,我跟阿打虎牙压阵,不愁他们不降。”
林胡王图库尔拍了拍腿上的弯刀,声线粗哑:“我带的林胡兵最会爬山路,明早我先派五十人摸上去,把隘口两边的滚石绳砍了,免得谈判时他们耍花样。”
楼烦王斡赤斤也接话:“我的楼烦骑兵备了防滑马蹄铁,绕到上游只要半个时辰。不过还是先听乌孙的——能不动手就不动手,往后这雪山部落还得靠他们带路,伤了和气不好管。”
吕泽这时才捧着账册上前:“蜀地的粮草刚到,麦种、盐巴够分,水渠图纸农师也画好了。只是炮车走山路慢,得提前三个时辰往隘口运;士兵们的靴子得裹层兽皮,雪山夜里冷,别冻坏了脚。”
吕释之补充道:“咱们留了五百人守楼兰驰道,现在能调动四千破穹军、三千草原骑兵,对付一个羌人部落绰绰有余。只是律法官说,羌人有自己的‘部落规矩’,要是归顺了,得在秦律里加几条他们的旧俗,比如‘神山禁地不猎兽’,免得他们不服管。”
忽兰这时才插了句嘴:“俺听五王的!俺带破穹军跟在炮车后面,要是谈崩了,俺先冲上去!不过俺觉得乌孙王说得对——上次楼兰人见了麦种,眼睛都亮了,羌人肯定也稀罕。”
阿打虎牙看了他一眼,嘴角勾了勾:“你小子倒实诚。明日乌孙带十个使者去谈判,图库尔带百人拆陷阱,斡赤斤把骑兵摆上游,我跟呼韩邪在后面压阵。吕将军,你安排人把麦种、图纸备好,让羌人看看咱们的诚意。”
帐外的雪还在下,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没人催着赶路——谁都知道,雪山里的部落不止这一个,往后每个都得这么“谈加防”,急不得。
与此同时,南海雨林里的“黑齿部落”外,气氛却剑拔弩张。冼夫人攥着翻译手册,脸色发白,三个翻译围着她,一个是苍梧人,一个是番禺人,还有一个是珠崖来的,可面对黑齿人“叽里呱啦”的喊叫,连半个字都对不上。
“他们说的不是南海任何一个部落的话,”冼夫人转过身,对王翦和赵佗摇头,“我比手势指粮食、指农具,他们要么射箭,要么举着石斧喊,根本没法沟通。”
赵佗往寨门望了望——硬木搭的寨门上插着晒干的人头骨,士兵披着兽皮,骨箭正对着他们的队伍。“这部落占着雨林水源,咱们要往东南走,必须过这里。王将军,只能硬打。”
项羽早按捺不住,握着剑柄往前迈:“俺早说了!跟蛮夷费什么话!俺带五百人,直接砍开寨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