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雪山归心,雨林启智(1/2)
雪山隘口的风裹着碎雪,刮得乌孙的貂皮帽檐直晃。他捧着麦种袋子,刚走到羌人帐篷前,就见阿古拉拄着兽骨杖出来,身后跟着三个裹着羊毛毡的长老,小孙子阿木尔躲在他腿后,一双黑亮的眼睛盯着乌孙手里的袋子。
“乌孙王,别绕弯子。”阿古拉的声音像冻硬的青稞杆,“神山通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凭什么让你们过?”
乌孙笑着把麦种袋子递过去,指尖点了点袋子里饱满的种子:“阿古拉,我不是来要通道的,是来送活路的。你看这蜀地麦种,比你们的青稞早熟十天,产量还高一半——农师说了,雪山融水要是引到地里,一年能收两季。”
旁边的长老立刻哼了一声:“说得好听!你们大秦人惯会骗部落,上次姑师人说给好处,结果还不是占了人家的城?”
“不一样。”乌孙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图纸,展开在雪地上,“这是墨家弟子画的水渠图,从融水上游开个口子,顺着山势往下,正好能浇你们的三百亩青稞地。我们派农师来帮着修,不要你们出一个人,修好后,先给阿木尔家送十石新麦。”
阿木尔听见自己的名字,从阿古拉腿后探出头,小手拽了拽祖父的毡子:“爷爷,我想尝尝新麦是什么味……”
阿古拉的脸色软了些,却还是没松口:“通道要是让开,你们的军队都涌进来,我们的牛羊、青稞,还不都成了你们的?”
“你看!”忽兰从后面挤过来,指着远处的小型炮车,“我们只带五十个农师、三十个工匠,军队都扎在隘口外三里地。律法官说了,你们的神山禁地照样护着,秦律里加一条‘禁猎神山兽’,谁犯了就按你们的规矩罚——我们要的是通路,不是抢你们的东西!”
正说着,农师老周扛着木尺走过来,蹲在雪地上画了个简易的灌溉图:“阿古拉首领,你看,这水渠宽三尺,深两尺,雪水下来时能存住,旱的时候也够浇地。我带了些麦种,今天就能在你家地里试种一小块,开春就能收,到时候你再决定归不归顺。”
阿木尔跑过去,指着图上的小圆圈:“爷爷,这个是我们家的地吗?能种出好吃的麦吗?”
阿古拉看着孙子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图纸上蜿蜒的水渠,沉默了半晌,终于把兽骨杖往雪地里一戳:“好!我信你们一次!但要是开春收不上麦,你们就从通道滚出去!”
“放心!”乌孙拍着胸脯,“收不上麦,我把月氏部落的存粮给你们补!”
帐篷里的长老们还想说什么,阿古拉摆摆手:“都闭嘴!阿木尔都快没粮吃了,难道要看着部落里的孩子饿死?”
当天下午,农师就在阿古拉家的地里播下了麦种,工匠们扛着工具去勘察水渠路线。忽兰蹲在雪地里,看着阿木尔帮着农师撒种,忍不住对乌孙笑道:“还是你有办法!早知道拿孩子当突破口,俺们昨天就该把麦种给阿木尔了!”
乌孙白了他一眼:“你以为阿古拉是看孩子?他是怕部落活不下去。往后再遇着部落,先看他们缺啥——缺粮送麦种,缺水修水渠,比拿炮车吓唬管用。”
与此同时,南海雨林的草棚里,项羽正对着一个黑齿汉子比划“铁犁”,汉子却一个劲地摇头,嘴里“呜呜哇哇”喊着,手里还攥着石斧。项羽急得撸起袖子:“俺都说八百遍了!这是铁犁!耕地用的!比你们的石斧快十倍!”
“项将军,别急。”赵佗提着个竹篮走进来,里面装着稻种、铁犁、陶罐,“我跟冼夫人商量了,用东西对应词语,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就容易懂了。”
说着,赵佗拿起一把稻种,递到黑齿汉子面前:“稻种——能长饭的。”他又指了指草棚外刚翻的地,“种地——用这个。”说着举起铁犁。
冼夫人也走过来,接过铁犁,在地上划了道深沟,又撒上稻种:“你看,这样种,秋天能收好多饭。”
黑齿汉子盯着地上的沟和稻种,又看了看铁犁,忽然伸手摸了摸犁头,嘴里跟着嘟囔:“铁……犁?”
“对!铁犁!”赵佗眼睛一亮,又拿起陶罐,“陶罐——装水的。”
汉子跟着念:“陶……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