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369章 盐潮笺·卤声

第369章 盐潮笺·卤声(2/2)

目录

“这老卤怎么除不尽?”老张扛着镢头过来,镢头刃上沾着黑壳碎块,“我刚刨了块,壳下的泥里还埋着小陶管,怕是还有分支漏卤。”

徐老人翻抄本翻得手指发颤,抄本最后几页是本《卤道补记》,其中一页写着:“黑壳生,是卤脉在闹;老卤渗,是卤道在哭。需以‘盐花膏’涂池底,方解其涩。”他猛地拍了下大腿:“盐花膏!盐母棚铜鼎里的星烬拌新卤熬的膏,去年熬了罐还没?。”

众人往盐母棚去时,天已擦黑,铜鼎里的星烬还泛着淡蓝的光,徐老人舀了些新卤倒进鼎里,架在炭火上熬,熬了半个时辰,卤汁渐渐稠了,凝成块乳白的膏,闻着有股清甜味。“这就是盐花膏,涂在池底能堵卤眼。”

回去时路过盐池,月光洒在黑壳上,壳上竟泛着银光,像铺了层碎银。小女孩突然指着玻璃罐:“它跳出去了!”罐里的鱼苗不知何时撞开了盖,正往池底的黑壳游,尾鳍上的新环纹亮得刺眼。它游到黑壳旁,用嘴啄了啄壳上的卤眼,卤眼竟慢慢缩小了,黑液渗得慢了。

“它是想帮咱们找卤眼?”萧凡蹲下身,看着鱼苗用尾鳍扫过池底,扫过的地方,黑壳下的卤眼一个个露出来,他赶紧拿盐花膏往卤眼上涂,膏一碰到卤眼就化了,凝成层白膜,膜下的黑液再也渗不出来。

徐老人把盐花膏涂满池底,又浇了些新卤,膏遇卤冒出些白汽,汽里带着股清甜,像新熬的盐味。白汽飘过盐池,那些黑壳竟慢慢裂了,最后碎成了粉末,被风一吹就散了。鱼苗把最后一个卤眼找出来,才摆着尾游回玻璃罐,尾鳍上的第七十二条环纹彻底亮了,像嵌了颗小卤珠。

第二天一早,盐池的白霜褪得干干净净,池底露出青灰色的泥,摸着手感细腻,撒把盐粒上去,瞬间就融了。老张舀了勺池水洗盐粒,尝了尝咂咂嘴:“比上次的更纯!咸里带着清甜,是正经新卤养出来的味。”

徐老人蹲在老卤池边,把镇卤铁擦干净放在池台上,铁上的“通”字被擦得发亮。铜鼎里的星烬泛着暖光,映得铁字明明灭灭。他翻出抄本新的一页,写下:“冬至卤道堵,盐花膏补痕,记于卤声。”写完把抄本放在铁旁,抄本的页角被炭火的热气烘得发卷,像在笑。

萧凡摸着盐池的池壁,石面温温的,比刚来时软和多了。他想起刚才鱼苗找卤眼时的样子,突然觉得,老盐工们比谁都懂卤道——知道黑壳是卤堵的预警,盐花膏是补卤的良药,就连鱼苗都跟着记着,哪处卤眼该堵,哪块镇卤铁该动。

夜里躺在盐母棚里,能听见盐母晶石里的光点“噼啪”响,比之前更密了,像在跟老卤池的卤水说话。小女孩抱着玻璃罐睡着了,罐里的鱼苗贴着罐壁,尾鳍上的环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七十一条旧纹和一条新纹叠在一起,像串起来的卤珠。

徐老人翻着抄本,从“月痕”到“卤声”,已有十五页记录。他用手指敲着抄本轻声说:“这些法子哪是偏方啊,是盐工们怕盐池受委屈,把该治的都记在了能看着的地方。”

萧凡望着棚外的盐田,月光洒在盐池上,像铺了层银。老卤池的池台亮着柔和的光,和铜鼎的星烬、盐母晶石的光点连在一起,在地上映出个“养”字。他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不只是守脉守灶护潮,还要守这些藏着巧思的法子——盐花膏连着卤道,卤道连着盐池,盐池连着一辈辈懂卤的人。

夜风带着盐香掠过盐田,老卤池的池台轻轻嗡了一声,像在应和。萧凡知道,这故事还长,等开春晒新盐时,说不定盐田的哪段卤道又会留记号,是老盐工们的叮嘱,也是这盐田自己的心思。

只要有人懂这卤声,这盐田就永远熬得出好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