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385章 盐田脉·霜信笺

第385章 盐田脉·霜信笺(2/2)

目录

“别冲动。”阿伯按住他,“后山路杂,他们说不定设了圈套。老陈头笔记里有没有说过防偷盐的法子?”

陈禾翻着笔记,忽然眼睛一亮,指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个简单的机关,是用枣树枝和麻绳做的,旁边写着“枣枝绊索,埋于路侧,绳连铜铃,偷者触之则响”。

“这法子可行!”萧凡来了精神,“我们现在就去后山设绊索,再去村里叫几个人帮忙。”

陈禾却摇了摇头,又指了指笔记——盐人踪迹。”

原来这草霜不光能试卤,草汁还能做标记。陈禾采来几把卤霜草,捣碎了滤出淡绿汁液,萧凡则带着村里几个年轻汉子去后山设绊索,把涂了草汁的麻绳埋在常走的小路边,绳头拴着铜铃,藏在灌木丛里。

等了约摸一个时辰,后山忽然传来“叮铃”声,接着是“哎哟”一声痛呼。萧凡带人循声跑去,见两个汉子摔在地上,身边放着两袋盐,麻绳正缠在他们脚踝上,绳上涂的草汁遇着盐袋漏出的盐粒,果然变了紫。

“抓着了!”萧晚从后面跑过来,叉着腰骂,“敢偷我们家的盐!”

那两个汉子见人多,吓得直求饶,说只是被人雇来跑腿的,不知道是偷盐。阿伯让村民把人捆了送官府,又让萧凡检查盐袋——还好盐没动过,只是袋口被磨破了点。

“多亏了陈禾姐的法子。”萧晚帮陈禾收拾捣碎的草叶,眼睛里满是佩服,“这卤霜草真是宝贝,既能试卤又能抓贼。”

陈禾笑了笑,把剩下的草汁倒进个小陶罐里,又往罐里撒了点秋盐——笔记里说这样能让草汁保存更久。

夜里,阿伯留陈禾在家吃饭,萧晚炖了锅咸鲜的鱼汤,又蒸了枣泥糕。饭桌上,阿伯忽然问陈禾:“你爷爷的笔记里,有没有说过卤脉能养人?”

陈禾愣了下,翻出笔记指给阿伯看——上面写着“卤脉之水,混枣汁煮之,可治风寒”。原来盐田底下的卤脉水,和枣汁一起煮,能当药引子。

“我年轻时染过风寒,老陈头给我煮过一碗水,说是卤脉水混了枣汁,喝了果然好得快。”阿伯叹道,“那时我问他哪来的卤脉水,他只笑不答,原来是藏着这心思。”

陈禾放下筷子,往萧凡碗里夹了块枣泥糕,又在他手心写:“明天去取卤脉水,给阿伯煮一碗。”

萧凡点头,心里暖烘烘的。窗外卤灯的蓝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落在桌上的陶罐上,罐里的卤霜草汁泛着淡紫,像装了小半罐星光。

第二日,陈禾带着萧凡去收雪池边取卤脉水——池边有个不起眼的小泉眼,平时用石板盖着,是老陈头当年找的卤脉水口。陈禾掀开石板,里面的水清亮亮的,带着淡咸气,比寻常卤水更清。

她取了半碗水,又去枣林摘了把鲜枣,去核捣成枣泥,混在卤脉水里煮开。水开时冒出的热气带着甜咸香,倒进粗瓷碗里,汤色淡红,看着就让人安心。

阿伯喝了卤脉枣汁水,接连几日咳嗽竟真的轻了。村里人听说了,都来问能不能取卤脉水,阿伯笑着应了:“只要不糟蹋,卤脉水是大家的,只是这卤霜草得省着用,别采绝了。”

陈禾把卤霜草的样子画在纸上,贴在村口老槐树上,教村民辨认,又说采草时只能摘叶,不能拔根,这样来年还能再长。

秋末的风渐渐凉了,枣林的叶子落了满地,卤霜草却还在长,只是叶上的霜更厚了。萧凡和陈禾常坐在枣林里翻老陈头的笔记,有时看到有趣的地方,陈禾会用炭笔在萧凡手心上写字,指尖的温度混着卤霜草的凉意,很是清爽。

“等明年开春,我们用卤霜草试新卤。”萧凡捡了片带霜的草叶,递到陈禾面前,“再教萧晚做卤霜草汁,让她也学学老规矩。”

陈禾点头,把草叶夹进笔记里,又往他手里塞了颗腌好的盐枣。枣子咸甜适口,混着卤霜草的淡咸气,比往常更有滋味。

远处盐田的晒场上,阿伯正指挥村民把盐袋搬进仓库,萧晚跑前跑后帮忙递绳子,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卤灯的蓝光在柴房里亮着,像颗不会灭的星,照着盐袋堆成的小山,照着枣林里的卤霜草,也照着两个年轻人手里的旧笔记——那上面藏着老辈的心思,藏着卤脉的秘密,更藏着盐田和人的日子,像卤霜草上的霜粒,细水长流,岁岁常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