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539章 封闭倒计时

第539章 封闭倒计时(1/2)

目录

恒温箱里的封闭倒计时

培养室的门被萧凡从里面锁上时,金属搭扣“咔嗒”一声响,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叶之澜正蹲在培养架前,把新接种的三组平行实验培养皿一一贴好标签,标签上的“红海素-082”到“084”号,用黑色马克笔写得格外用力。

“最后一次确认物资。”萧凡手里攥着张清单,指尖划过“培养基原料”“检测试剂”“应急食品”几行字,“无菌琼脂够用到下周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还剩两桶,泡面和压缩饼干在储物柜第二层——陈教授说封闭期间不允许外出,连外卖都不能叫,咱们得省着点吃。”

叶之澜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膝盖,白大褂下摆沾了圈培养架底部的灰尘:“放心吧,我昨天把常用的移液枪头、离心管都清点过了,连酒精棉片都多备了两盒。就是……”她顿了顿,看向窗边紧闭的百叶窗,“这十几天见不到太阳,不知道会不会记错日子。”

萧凡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百叶窗把外面的天光挡得严严实实,只有天花板上的冷光灯亮着,把培养室照得像个没有昼夜的盒子。他走到恒温箱前,打开门检查“红海素-081”号的状态——淡红色的丝状体比昨天又密了些,像一团浸了色的棉絮,缠在透明凝胶上。

“记不记错日子没关系,记准取样时间就行。”萧凡把恒温箱的温度显示屏调亮了些,25.4c的数字在冷光下泛着蓝,“从今天起,每天早上七点测生长速率,中午十二点取样测色素浓度,晚上七点记录环境参数,凌晨一点做一次夜间监测——咱们轮班,你值白班,我值夜班,这样能保证数据不中断。”

叶之澜点点头,从抽屉里翻出两个电子计时器,一个贴在操作台,一个揣进白大褂口袋:“我把关键时间点都设了闹钟,到点就提醒。对了,昨天陈教授发的补充文献你看了吗?里面提到用深海嗜热菌的代谢产物能促进红海素前体转化,咱们要不要在‘084’号里加一点试试?”

“先别急。”萧凡从文件夹里抽出那份文献,指尖在“代谢产物浓度控制”那栏画了道线,“文献里没说具体用量,咱们现在没多余的原料做梯度实验,万一加错了浓度,反而会让藻株褐化。等这三组平行实验稳定了,咱们再用剩余的培养基做小剂量测试。”

叶之澜“嗯”了一声,把文献放回文件夹,又拿起移液器开始调试。培养室里很快只剩下仪器运转的声音——恒温箱的低鸣、移液器吸液的“噗嗤”声、电子天平的“滴滴”声,这些声音缠绕在一起,成了封闭研究期间唯一的背景音。

早上七点,第一个取样时间到了。叶之澜戴着无菌手套,小心翼翼地从培养架上取下“红海素-082”号培养皿,放在生物安全柜里。萧凡则在旁边准备取样工具,把离心管、取样勺一一消毒,动作熟练得像重复了千百遍。

“鲜重1.23克,比初始值增加了15%。”叶之澜把数据报给萧凡,声音透过口罩有点闷,“色素浓度还没测,但肉眼看比昨天红了点,应该是上升了。”

萧凡把数据记在实验记录本上,用红笔在“生长速率”那栏画了个圈:“比预期的好,看来温度波动和磷源脉冲的方案确实管用。中午测色素浓度的时候,注意多取三个平行样,减少误差。”

封闭研究的第一天就在忙碌中过去了。中午十二点,两人一起测完色素浓度——三组培养皿的浓度都稳定在1.3-1.4毫克\/克鲜重,没有出现之前“076”号那样的数据骤降。晚上七点,环境参数记录完毕,恒温箱的温度、湿度,培养室的气压,全都在预设范围内。

到了凌晨一点,该萧凡值夜班监测了。叶之澜靠在折叠床上,却没立刻睡着,听着萧凡在操作台那边忙碌的声音,心里突然觉得踏实。她想起封闭研究前,陈教授找他们谈话时说的话:“这次封闭研究是关键,能不能拿到康启生物的投资,就看这十几天的数据了。”

“还没睡?”萧凡轻手轻脚地走过来,手里拿着杯热牛奶——是用储物柜里的速溶奶粉冲的,“喝了这个再睡,晚上培养室有点凉,别感冒了。”

叶之澜坐起来接过牛奶,温热的杯子焐得手心发烫:“你也别太累了,要是困了就叫醒我,咱们可以换班。”

“没事,我撑得住。”萧凡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刚才看了‘081’号的状态,丝状体已经开始分化了,比预计的早了一天,说不定转化效率能再提一提。”

叶之澜喝着牛奶,看着萧凡眼底的红血丝,突然想起他们刚进实验室的时候。那时两人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跟着陈教授做蓝藻研究,第一次做培养实验时,因为没控制好温度,整组藻株全死了,两人在实验室里偷偷哭了一晚上。现在转眼三年过去,他们终于能独当一面,却比以前更清楚,科研路上没有容易二字。

接下来的几天,封闭研究按部就班地推进。数据一天比一天好——“红海素-082”到“084”号的藻株鲜重每天稳定增长12%-15%,色素浓度也稳步上升,到第五天的时候,最高已经达到1.6毫克\/克鲜重。

但麻烦还是在第七天找上门来。那天早上七点,叶之澜像往常一样去取“083”号培养皿,刚打开培养架的门,就发现培养皿里的凝胶有点发暗,淡红色的丝状体也没了之前的光泽,像被抽走了水分。

“萧凡!你快来看!”叶之澜的声音带着慌,手套都没来得及摘就往萧凡的方向跑。

萧凡刚洗漱完,听到喊声立刻冲过来。他接过“083”号培养皿,对着灯光仔细看——凝胶边缘确实有褐化的迹象,丝状体的顶端也开始萎缩。他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怎么会这样?昨天晚上监测的时候还好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