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药片中的温度刻度(1/2)
周一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医院住院部的窗台,萧凡就和叶之澜拎着装满服药说明书的文件袋走进消化科病房。走廊里很安静,只有护士推车的轱辘声轻轻滚动,70床的李姐正抱着三岁的儿子小宇坐在床边,看见两人进来,连忙把孩子放下来:“萧老师、叶老师,你们来啦!”
小宇穿着蓝色的小外套,好奇地盯着萧凡手里的文件袋,伸手就要去抓。叶之澜笑着从口袋里掏出张印着藻株图案的小贴纸,蹲下身递给孩子:“小宇乖,这个送给你,要记得让妈妈按时吃药哦。”小宇接过贴纸,立刻贴在衣服上,仰着头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吃药,病就好啦!”
萧凡把用药记录表递给李姐,指尖指着“服药时间”那栏:“每天两次,饭后一小时吃,一次一片,要是觉得胃不舒服,一定要及时跟我们说。”他又拿出便携式pH检测仪,“我们想测下你胃液的大致pH值,给后续优化药片剂型做参考,不疼的,就用棉签沾一点唾液就行。”
李姐点点头,配合地用棉签沾了点唾液。检测仪屏幕上跳出“pH6.2”的数值,萧凡记在笔记本上:“比正常胃液pH值稍高一点,可能是之前服用胃药的原因,后续肠溶片的包衣得调整下厚度。”叶之澜在旁边补充:“我们已经在实验室做包衣测试了,下周就能出初步结果,到时候先给你试试样品。”
从李姐病房出来,两人又去了老陈的病房。老陈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桌上放着刚泡好的金银花茶——还是上次叶之澜送的。“萧老师、叶老师,你们来得正好,我正想跟你们说,昨天我忘了随餐吃药,感觉效果没之前好。”老陈放下报纸,指着桌上的药片,“今天我特意定了闹钟,吃完饭就吃。”
萧凡拿出笔,在老陈的用药记录表上画了个小闹钟:“您记着,随餐吃能减少对胃的刺激,吸收也更好。我们每周都会来随访,有任何不舒服,随时给我们打电话。”他把自己的手机号写在记录表背面,“这是我的私人号码,晚上也能打通。”
两人在医院忙到中午,15位患者的给药指导都完成了。走出住院部时,叶之澜看着手里的用药记录表,每个患者的名字旁都画了不同的标记:李姐旁边是个小婴儿图案,老陈旁边是茶杯,还有位独居的王奶奶旁边,画了个电话——怕老人记不住,特意标注了“每天下午3点,我们打电话提醒服药”。
“下午回实验室,我把今天测的pH值数据整理出来,发给老张,让他调整包衣测试的参数。”叶之澜把记录表放进文件袋,“对了,昨天检测机构说,咱们送的肠溶片包衣样品,明天就能出崩解测试报告。”萧凡点点头:“正好,明天下午咱们去拿报告,顺便跟老张一起优化包衣工艺。”
回到实验室时,老张正在发酵罐旁检查藻株生长情况。他掀开观察窗的盖子,一股淡淡的海腥味飘出来,里面的藻株泛着均匀的浅绿色。“纯度已经稳定在97.3%了,比上周又高了0.1%。”老张指着检测仪上的数值,“我按你说的,把发酵温度调低了0.5℃,没想到纯度还能再提升。”
萧凡凑过去看了眼,笑着说:“之前就觉得55℃可能有点偏高,现在看来,54.5℃更适合藻株生长。”他拿出笔记本,把温度和纯度数据记下来,“以后就按54.5℃来设定,既能保证纯度,又能节省点能耗。”
叶之澜把今天在医院测的pH值数据递给老张:“这是15位患者的胃液pH值,大部分在6.0-6.5之间,咱们的肠溶片包衣得能在这个pH值下不溶解,到肠道里再崩解。”老张接过数据,立刻去拿包衣材料:“我下午就调整包衣浓度,之前用的是5%的羟丙甲纤维素,这次试试6%的,看看能不能提高耐酸性。”
周二下午,萧凡和叶之澜去检测机构拿包衣样品的崩解报告。检测员递过来一份厚厚的文件,里面附着崩解过程的照片:“6%浓度的羟丙甲纤维素包衣,在pH6.0的溶液里2小时没溶解,到pH7.5的肠道模拟液里,15分钟就全崩解了,完全符合要求。”
叶之澜翻到报告最后一页的总结,忍不住笑了:“太好了,这样就能解决李姐他们胃部不适的问题了。”萧凡拿出手机,给李姐发了条消息:“我们的肠溶片样品下周就能做好,到时候给您送过来试试。”没过多久,李姐就回复了:“太谢谢你们了,我现在按你们说的饭后吃药,胃已经不疼了!”
两人回到实验室时,老张已经用6%的羟丙甲纤维素做了10片肠溶片样品。叶之澜拿起一片放在手里,药片表面光滑,泛着淡淡的光泽,比之前的普通药片稍微厚一点。“我已经测过崩解时间了,在模拟胃液里2小时没变化,模拟肠道液里14分钟就崩解了。”老张递过来检测记录,“比检测机构的报告还快1分钟。”
萧凡拿起一片样品,对着光看了看:“下周就把这些样品送到医院,让李姐他们试试,要是没问题,就开始小批量生产,替换掉现在的普通药片。”他把样品放进密封袋里,贴上标签:“Ⅲ期临床肠溶片样品,2024.05.2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