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孔明锁灾厄 八卦阵成锚(1/2)
第一七九回孔明借星锁灾厄八卦阵成地球锚
第一节星图为引孔明慧眼识根由
地球北极冰原,朔风如刀,割裂苍穹。冰晶城堡的棱面折射着碎金般的阳光,与昆仑墟遗迹的青黑色星篆石相映,构成一幅苍凉而壮丽的画卷。诸葛亮立于星槎最高处的了望台,鹤氅被寒风掀起,如一片展开的云翼,边缘已凝结起细碎的冰花。他手中羽扇轻拢,扇骨上的二十八宿图腾泛着幽蓝微光,与天际那道若隐若现的星链产生奇妙的共鸣。
了望台的水晶屏上,地球三维星图正缓缓旋转,北极点处一团暗红色光晕格外刺眼,如心脏般搏动,每一次跳动都让冰原微微震颤。那是灾厄被斩断触节后残留的本源,虽已缩成拳头大小,却仍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邪性——空气在它周围扭曲,冰晶接触到它的气息便化作黑色粉末,连阳光都似被吞噬,显得黯淡无光。
“丞相,星链能量读数持续异常。”姜维身披玄甲,甲叶上的冰霜尚未消融,他捧着监测仪的手微微颤抖,“昆仑墟地脉深处的邪性能量,与归墟之门残迹的频率完全吻合,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线将它们连在一起。”
诸葛亮抬手按在水晶屏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混沌的思绪清明了几分。他凝视着那团暗红光晕,声音沉稳如古潭深水:“此乃灾厄的‘本源之线’。万年前三祖虽将其主体封印于地核,却未能斩断它与虚空的联系。如今归墟之门破碎,这条线便成了它死灰复燃的通道。”
周泰从水蜃号残骸方向赶来,战袍上的锦帆纹饰沾着冰晶,他身后跟着几位魏营将领,皆是面色凝重。“孔明先生,”周泰抱拳道,“甘宁将军已力竭昏睡,我等兵力折损过半,若灾厄再临,怕是难以抵挡。”
诸葛亮望向天际,北斗七星的光芒穿透薄云,格外炽烈。他缓缓展开怀中的归墟星图,图上的星辰符号竟自行亮起,与水晶屏上的星图产生共振,发出细碎的嗡鸣。“诸位请看,”他指尖点向星图中央的北极玄枢,“此图不仅是归途指引,更是上古传下的镇邪密钥。老夫愿以眉心‘天眼’为引,调动浮城星链的全部能量,布下‘星际八卦阵’,将灾厄永久锁于昆仑墟下。”
“天眼?”众将皆惊。他们只知丞相精通天象,却不知竟有此等异术。
诸葛亮微微一笑,抬手拂过眉心。那里的皮肤忽然泛起淡金色光泽,一道竖痕缓缓裂开,露出一只闭合的眼眸——眼白如最深邃的星空,点缀着细碎的光点;瞳仁似北斗七星,排列成斗柄指北的形状。这只眼一出现,周围的寒风仿佛都静止了,星链的嗡鸣声陡然清晰,如天籁般在冰原上回荡。
“此乃幼年游学于水镜先生时,误食‘启明草’所生异禀。”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先生曾言,此眼能通星语,识地脉,却也耗损心神,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
话音未落,昆仑墟遗迹中那团暗红光晕突然暴涨,化作一条小黑龙,鳞片由无数细小的触手组成,张开血盆大口,朝着冰晶城堡扑来。“不好!”姜维举枪便刺,枪尖触及黑气的刹那,竟如刺入泥沼,玄铁枪杆迅速被腐蚀出蜂窝状的孔洞。
诸葛亮羽扇一挥,眉心天眼骤然睁开,射出一道紫金神光,正中黑龙七寸。黑龙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化作无数黑丝四散逃窜,却被神光在空中织成的大网困住,每一根黑丝都在神光中痛苦扭动,发出“滋滋”的灼烧声。
“它在试探我等虚实。”诸葛亮沉声道,天眼的光芒愈发炽烈,他的鬓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那是生命力开始燃烧的征兆,“布阵之事,刻不容缓!”
他转身对众将道:“伯约率蜀营将士守东、南二方,布‘生门’‘景门’,以乙木、丙火之气引动生机;幼平率吴营残部守西、北二方,布‘死门’‘惊门’,以庚金、壬水之气镇煞辟邪;魏营诸位将军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方,布‘伤门’‘杜门’‘开门’‘休门’,以戊己土气为基,承托四象之力。切记,需以自身精血为引,方能激活星链节点!”
众将领命而去,很快按八卦方位列阵。冰原上顿时亮起八道光柱,青如东海碧波,赤似赤壁烈焰,白若昆仑积雪,黑犹玄龟甲胄,黄如中州厚土。光柱之间,星链的能量如银蛇游走,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昆仑墟遗迹牢牢罩住。
诸葛亮立于阵眼,将归墟星图铺展在冰面。星图上的星辰符号竟自行飞起,融入八道光柱之中。他深吸一口气,眉心天眼射出的紫金神光直冲斗牛,与北斗七星连成一线。刹那间,天际的星链剧烈震颤,浮城的残骸在神光的牵引下,如受到召唤的归鸟,缓缓向八卦阵的八个节点汇聚。
“以我残躯,借尔星力!”诸葛亮的声音响彻冰原,带着一股贯通天地的威严。天眼的光芒越来越盛,他的身影在神光中显得愈发高大,却也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虚幻——鹤氅的边缘开始变得透明,仿佛随时会化作光尘消散。
就在此时,归墟星图上的北极玄枢符号突然炸开,化作无数记忆碎片,如流星般涌入诸葛亮的意识。他仿佛看到了万年前的景象:三祖率领部落迁徙至地球,并非为了开拓,而是为了逃避一场浩劫——灾厄的第一次苏醒。他们驾着星槎,穿越布满尸骸的星云,最终发现地球的地脉能量能克制灾厄的邪性,才选择在昆仑墟布下封印,以自身血脉为锁,将灾厄禁锢在地心。
“原来如此……”诸葛亮的意识在震撼中低语。三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带着他们的喘息与决绝,也带着对后世子孙的期盼。他终于明白,自己此刻所做的,正是延续三祖未竟的事业。
第二节八卦初成三祖记忆现端倪
星际八卦阵的光芒如巨伞撑天,八道光柱按方位而立,彼此呼应,形成一个不断旋转的能量漩涡。诸葛亮立于阵眼,眉心天眼射出的紫金神光已与北斗七星完全相连,他的身影在光海中忽明忽暗,仿佛随时会与星辰融为一体。鹤氅上的冰花早已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层淡淡的金光,那是生命力与星力交融的征兆。
“起!”他轻喝一声,羽扇指向东方。东方“生门”处,姜维率蜀营将士刺破指尖,将精血滴入由浮城残骸筑成的阵基。青光大盛,无数青色符文从阵基中飞出,如春雨般洒向冰原,所过之处,冰层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露出下方黑色的泥土,几株嫩绿的草芽顶破冻土,带着吴地春草的气息,倔强地向上生长——这是生门的生机之力,用以克制灾厄的死寂。
“转!”羽扇再指西方。西方“死门”处,周泰挥刀划破掌心,鲜血染红了阵基。白光骤烈,无数白色符文如雪花飘落,将黑气蔓延的路径冻结成晶莹的冰墙,冰墙中隐约可见符文流转,散发出肃杀之气,将黑气逼回昆仑墟深处——这是死门的禁锢之力,用以限制灾厄的活动范围。
随着诸葛亮羽扇挥动,南方“景门”赤光冲天,如赤壁之火燎原;北方“惊门”黑光闪烁,似玄武吐息凝冰;东南“伤门”、西南“杜门”、东北“开门”、西北“休门”依次激活,八道光芒交织旋转,形成一个不断收缩的八卦漩涡,漩涡中心直指昆仑墟地脉最深处。
黑气在漩涡中痛苦挣扎,化作各种狰狞的形态:时而如归墟之门内的巨眼,瞳孔中射出猩红的光;时而如无数缠绕的触手,吸盘开合间滴落腐蚀性的粘液;时而如万千冤魂哀嚎,声音凄厉,闻之令人心神俱裂。它一次次冲击着光网,却每次都被反弹回去,体积在不断压缩中变得越来越小,颜色也从暗红转为墨黑。
诸葛亮的意识在与星链的共振中,继续读取着三祖的记忆。他“看”到伏羲在昆仑墟的冰洞中端坐,以龟甲为纸,以地火为墨,绘制八卦图。龟甲上的纹路与天际的星轨完美重合,每一笔落下,都有一颗星辰随之闪烁。伏羲的额上渗着汗珠,眼神却异常专注,仿佛在与天地对话。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伏羲的声音在诸葛亮的意识中响起,带着古老而深邃的智慧。
他又“看”到神农在冰原上跋涉,身背药篓,手持神鞭,尝遍百草。他的嘴唇因中毒而发紫,脸上却带着坚毅的笑容。当他终于找到能克制灾厄黑气的“净土草”时,激动得跪倒在地,泪水融化了脚下的薄冰。他将草汁混入地脉,看着黑气在草汁的作用下化为无害的水汽,欣慰地笑了。
“万物有灵,皆可入药。”神农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最后,他“看”到黄帝炼制轩辕剑的场景。熔炉中烈焰冲天,星辰精金在火中翻滚,发出龙吟般的声响。黄帝赤裸着上身,汗水顺着古铜色的皮肤滑落,滴入熔炉,激起阵阵金色的火花。他以自身精血为引,以三祖的信念为魂,历时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炼出一柄通体金黄的神剑,剑成之日,霞光万丈,正是如今星际八卦阵的雏形。
“剑者,所以安天下也。”黄帝的声音威严如雷。
记忆中,三祖并非一开始就同心协力。伏羲主张以柔克刚,用八卦的流转之力慢慢消磨灾厄;神农主张以药净化,用地球的生机转化黑气;黄帝则主张以力镇压,用轩辕剑的锋芒彻底斩断祸根。三人争执不休,险些让灾厄趁机逃脱。直到一次惨烈的战斗,神农为保护伏羲,被黑气灼伤了左臂,险些丧命,三人才幡然醒悟,合力布下封印。
“原来先祖也曾有过分歧……”诸葛亮的意识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与周瑜在赤壁斗智,与司马懿在祁山周旋,忽然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一意孤行,而是求同存异,合力同心。这或许就是三祖想要传递给他的讯息。
记忆碎片继续涌现,他“看”到三祖在封印完成后,将归墟星图分为三份,分别传给自己的后裔,希望后世子孙能在灾厄再次苏醒时,凭借星图找到封印之法。他还“看”到三祖在临终前,以自身灵魂为祭,在昆仑墟埋下一颗“定魂珠”,用以稳定地脉,延缓灾厄的苏醒。
“定魂珠……”诸葛亮心中一动,立刻调动星链能量,扫描昆仑墟地脉。果然在遗迹深处发现一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珠子,如鸽卵大小,光芒虽微弱,却异常纯净,正是三祖埋下的定魂珠。此刻珠子的光芒忽明忽暗,显然快要耗尽能量。
“有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定魂珠虽弱,却蕴含着三祖的灵魂之力,若能将其融入八卦阵的阵眼,定能大大增强封印的力量。他立刻引导一道紫金神光,将定魂珠从地脉中取出,悬浮于自己身前。
珠子接触到神光,立刻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三祖的虚影在光芒中缓缓显现——伏羲手持八卦图,神农手持药草,黄帝手持轩辕剑,三人面带微笑,对诸葛亮点了点头,然后化作三道流光,融入定魂珠中。
定魂珠的光芒更加炽烈,如同一颗微型太阳,悬浮在八卦阵的阵眼。八道光柱在珠子的照耀下,能量瞬间暴涨,八卦漩涡的旋转速度加快,黑气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发出绝望的嘶吼。
诸葛亮能感觉到,自己与三祖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勇气,他们的牺牲精神,都化作一股暖流,涌入他的意识。他不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千万先祖的英灵在支持着他。
然而,生命力的消耗也越来越快。他的鹤氅已变得半透明,手指的轮廓开始模糊,唯有手中的羽扇,仍散发着淡淡的竹香,提醒着他自身的存在。
姜维在生门处看得真切,急呼:“丞相!您的身体……”
诸葛亮微微一笑,笑容在光海中显得格外温暖:“无妨。为了苍生,老夫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他抬手将定魂珠按入自己的眉心,与天眼相融。刹那间,紫金神光与定魂珠的白光交织,形成一道更加璀璨的光柱,直冲昆仑墟地脉深处。
星际八卦阵终于完全成型,八道光柱与天际的星链、地脉的定魂珠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能量循环。黑气被彻底禁锢在八卦阵的最中心,再也无法动弹,只能发出不甘的呜咽。
冰原上一片欢呼,众将望着成型的八卦阵,眼中充满了激动与敬佩。他们知道,这场持续了万载的浩劫,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真正的终结。
第三节力竭神枯鞠躬尽瘁付丹心
星际八卦阵已成,八道光柱如擎天之柱,将昆仑墟遗迹牢牢锁在中央。那团墨色的黑气被压缩成拳头大小的球体,悬浮在阵眼下方,表面不断有符文闪烁,那是八卦阵的禁锢之力在缓缓净化它的邪性。诸葛亮立于光海之中,眉心的天眼与定魂珠相融,发出柔和而坚定的光芒。他的身体却愈发透明,鹤氅已近乎无形,唯有衣袂边缘的金线还能勉强辨认,手中的羽扇也开始变得虚幻,扇骨上的二十八宿图腾时明时暗。
“丞相!”姜维策马奔至阵眼附近,却被一道无形的光障挡住。他望着诸葛亮虚幻的身影,泪水夺眶而出,甲胄上的冰棱因情绪激动而簌簌掉落,“您快停下吧!封印已成,剩下的交给我等便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