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翩翩34(2/2)
面对这样的现实,那些庶子们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他们意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睿哲在硕亲王心中的重要性。于是,他们不得不无奈地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老老实实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寒冷的冬天,硕亲王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还是没能熬过这个严寒的季节,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心系着自己的嫡长孙睿哲。
硕亲王深知,按照惯例,硕亲王府的爵位应该由嫡长子浩翔继承。但他认为,睿哲更具才能和潜力,于是决定绕过浩翔,直接上折子请求皇帝将睿哲封为下一任硕亲王。
当皇帝看到这份请封的折子后,他的目光如炬,瞬间便洞察到了其中的深意。他毫不犹豫地提起朱笔,在折子上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仿佛这个决定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这简单的一笔,却意味着硕亲王府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应该由浩翔继承的爵位,如今却落在了睿哲的头上。这一决定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按照惯例,硕亲王府的爵位应该降爵袭承,以彰显皇室的威严和公正。然而,硕亲王却通过巧妙的运作,成功地让皇帝改变了主意。皇帝决定破例不降爵,直接让年轻的睿哲成为新一任的硕亲王。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议论纷纷,对这一决定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硕亲王的明智之举,为家族的未来着想;也有人指责他偏袒嫡孙,不顾自己儿子的感受。
而浩翔,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的愤怒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无法理解自己的阿玛为何要如此对待他,将他辛苦多年应得的爵位拱手让人,尽管这个人是他的嫡长子。浩翔明白父亲这样做或许是出于对整个家族的考虑,但这并不能平息他内心的痛苦和屈辱。
在京城这个充满权力与欲望的地方,浩翔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众人的笑柄。那些曾经对他阿谀奉承的人,如今都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嘲笑他的失宠。这种落差让他难以接受,他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
————————————————————
浩翔凝视着眼前的嫡子睿哲,心中翻涌起复杂的情绪,犹如五味瓶被打翻一般,酸甜苦辣咸交织在一起。
他不禁想起自己曾经作为世子的岁月,那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时光。他努力奋斗,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挑战,本以为终有一日能够登上硕亲王的宝座,成为家族的骄傲和支柱。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最终仍然只是一个世子,而本该属于他的爵位却被自己的儿子夺走了。
如果换成其他人,浩翔恐怕会毫不犹豫地施展一切手段,将那个抢走他爵位的人置于死地。但偏偏这个人是他的嫡子,是他最为器重和疼爱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局面,浩翔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他无法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却又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在内心的挣扎中,浩翔做出了一个决定——上奏皇上,请求允许他驻守边关。对他来说,与其在这个王府里过着委屈的生活,不如战死沙场,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皇上很快批准了浩翔的请求。临行前,睿哲前来为他送行。浩翔看着眼前的儿子,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但他还是强忍着内心的波澜,语重心长地说:“你既已成为硕亲王,就要担起家族的责任,莫要让阿玛失望,照顾好你的祖母。”睿哲恭敬地行礼,说道:“阿玛放心,儿子定不会辜负您和家族的期望。”
浩翔骑上战马,头也不回地向着边关奔去。一路上,他的思绪飘飞,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弥漫。
到了边关,浩翔很快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击退了外敌的入侵。他在战火中奋勇杀敌,身上的伤痕成了他荣誉的象征。而在京城的睿哲,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将硕亲王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还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父子二人虽身处两地,但都在各自的领域绽放着光芒,硕亲王府的名声也越发响亮,成为了京城中令人瞩目的存在。
皇上对于硕亲王府目前的局势感到十分忧虑和无奈。他原本希望通过承爵之事来分化硕亲王府,让其内部产生矛盾和争斗,从而削弱他们的势力。然而,事与愿违,硕亲王府的父子二人竟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行事,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与皇上期望完全相反的道路。
皇上深知,硕亲王府中的一人在京城担任文官,且以其才华和能力,再过几年极有可能成为文官中的中流砥柱。而另一人则在边关积累了赫赫战功,迫使皇上不得不对其封官加爵。这样一来,硕亲王府的实力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愈发强大。
皇上年事已高,而自己的继承人尚显稚嫩,还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宗室、王公大臣们都对皇位虎视眈眈,皇上担心自己的继承人是否能够压得住这些人和事。
此时此刻,皇上懊悔不已,后悔自己没有用心去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他不禁感叹,如果睿哲是自己的儿子该有多好啊!那样的话,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自己也能够心安理得地去面对列祖列宗了。
对于现在的局势,翩翩也异常烦恼,她知道自己的浩翔只是想证明自己,向世人证明自己阿玛的选择是错的,自己是有能力承爵,也有能力带领硕亲王府走向辉煌。
浩翔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伴君如伴虎,皇上的疑心是天生的,他不会容许有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的势力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