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星火汇聚(1/2)
林家村十万亩梯田验收中,两万灾民签约成为领航者公司员工的场景,尤其是环绕八座丘陵的梯田、白墙黛瓦、水道桑荫、数千栋崭新家园。
这些如同神话般的事情,随着验收队伍和那些激动难抑的乡绅、记者、商贾们的离去,瞬间在整个长治县乃至更远的地方传播开来。
最初的议论,就在林家村周边,那些有幸远远望见或听到风声的村落里炸响。
晒谷场上,挤满了难以置信的村民,正听一个刚从潞城卖柴回来的老汉,唾沫横飞地比划着:
“听说了吗?林家村那边,真把水从石头山里引出来了!那水柱子,喷得比咱村口的老槐树还高!哗啦啦的,跟打雷似的!”
旁边一个在工业区做短工的后生立刻接话,脸上带着光:
“何止是水!
俺亲眼看见的!
那新盖的房子,啧啧啧,清一水的青砖到顶,白灰抹墙,黑瓦盖顶!
门前流着水渠,路边栽着桑树苗!
那叫一个齐整体面!不比咱县里官老爷住的地方差!”
“啥?青砖白瓦?给那些灾民住的?”一个纳鞋底的妇人手一抖,针差点扎到手上,满脸的不信,“老天爷,那得花多少钱?林县长家是挖到金矿了吧?”
“钱?”那后生嗤笑一声,声音拔高,“钱算个啥!
你们是没看见那盖房子的场面!
乖乖!漫山遍野都是人!
砖头堆得比山高!木头垛得望不到边!
那大工地,尘土扬得遮天蔽日!
几千间房子,就跟雨后的蘑菇似的,蹭蹭蹭地往上长!
人家砚哥儿亲口说了,入冬前,那两万多灾民,全都要住进暖和的砖瓦窝!”
“两万多,全住砖瓦房?”人群彻底沸腾了,嗡嗡的议论声几乎要把晒谷场的顶棚掀翻。
羡慕、震惊、不可思议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青砖白瓦的新房,对世代土坯茅屋的农民来说,那是梦里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今,竟被一群灾民先住上了?
还是几千间、几万间地盖?
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长治县的茶馆酒肆。
潞城县衙对面的茶馆里,几个土财主围着一个刚从林家村回来的行商。
“那梯田,一层层跟老天爷修的台阶似的,望不到头!
那水,银龙似的从山肚子里喷出来!
最吓人的是那房子!
粉墙雪白雪白!黛瓦乌黑锃亮!门前流水屋后桑苗!
一期六百栋已建好的房子非常漂亮!
二期工地,几千号人跟蚂蚁搬家似的,房子眼看着就起来了!
工头拍胸脯说,入冬前,五千栋全完工!
足够让灾民都住进去!”
“五千栋青砖白瓦房?给灾民住?”
一个穿绸褂的土财主茶碗差点摔了,眼珠瞪圆,“这这林家是散财童子转世?钱多烧得慌?”
“散财?”行商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老兄,眼光浅了!
人家这叫聚人心!
你是没看见那些签了契约、穿上深蓝工装、挂上铜牌子的灾民!
那眼神跟狼崽子似的,亮得吓人!
死心塌地!盖房子?
是安家,拴住他们的心肝!让他们死心塌地给林家卖命!
林县长的手段,高!
这长治县的天,以后就姓林了!”
茶馆里一片寂静,只剩下粗重的喘息。
土财主们面面相觑,震撼中带着恐慌。
散尽家财只为聚拢人心、打造铁桶江山?
林家所图,绝非一县一池!
当这如同天方夜谭般的消息,夹杂着羡慕、惊叹、敬畏和恐慌,终于传到散布在长治各处、尚未被纳入工赈体系,或在破庙、城墙根下挣扎的灾民耳中时,引发的,是山崩海啸般的震动!
破庙阴暗角落里,一个饿得眼窝深陷的汉子嘶哑低吼:
“听说了吗?林家村!从石头山里引出来的水!喷得老高!十万亩新田!全都能浇上!”
同伴们眼神麻木。
汉子急了,抓住旁边抱着饿哭婴儿的妇人胳膊:
“还有房子!
青砖!白墙!黑瓦!门前流着水!
比地主老财家的宅子还亮堂!
是给灾民住的!
给那些签了契约、给他们干活的人住的!
砚哥儿发话了,入冬前,两万多人,全都要住进暖和的砖瓦窝!
一个不落!”
“青砖、白墙、瓦房?给灾民?”
妇人呆滞的眼神动了动,低头看看哭声微弱的婴儿,又看看破庙漏风的屋顶和身下冰冷潮湿的稻草,干裂的嘴唇哆嗦着。
一股酸楚和强烈的渴望冲上眼眶,泪水无声滚落,滴在孩子枯黄的小脸上。
“真的假的?哪有这等好事?”旁边老汉嘶哑地问,浑浊眼中燃起一丝微弱的火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