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星火汇聚(2/2)
“千真万确!”一个刚从潞城方向逃荒过来的年轻人挤进来,眼神亮得惊人,“俺亲眼看见的!
那大工地!人山人海!
砖头瓦片堆成了山!
房子盖得,快得邪乎!
好多墙都砌好了,正上梁呢!
有力气,肯卖命,签了那安家立业功德契,以后完工了就能穿上蓝褂子,挂上铜牌子,还能分那样的房子!
还说顿顿有稠粥,月月发工钱!”
“蓝褂子、铜牌子、分房子?”破庙里的窃窃私语声瞬间大了起来,如同无数只蜜蜂发出的嗡鸣声。
灾民们麻木的眼神被重新点燃,绝望的脸最终被渴望替代。
青砖白瓦的暖窝,顿顿饱饭,月月工钱,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他们,就是仙境!
“那契约是卖身契吗?”有人怯生生问。
“卖身契?”年轻人嗤笑一声,带着鄙夷,“人家那叫安家立业功德契!
按了手印,签了名,未来就是领航者公司的正式员工!
跟城里工厂工人一样!
干活拿钱!守规矩就行!
林县长说了,签了契约,守章程,尽忠职守的,不管以前是哪的人,以后都是林家村人!血脉相连!”
血脉相连!林家村人!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破庙里每一个灾民心中炸响!
林家村分粮分油、新村分房、工人体面领钱的传闻,以前如同隔世梦话,此刻在青砖白瓦暖窝和血脉相连的冲击下,变得无比真实诱人!
“俺…俺有力气!俺去!”
“带上俺!俺会泥瓦活!”
“还有俺婆娘和孩子!俺们一家子都能干活!只要给个暖窝,给口饱饭!”
“林家村砚哥儿,小神农爷,”抱着婴儿的妇人,紧紧搂着孩子,喃喃念着,眼中全是虔诚的希冀。
她低头亲了亲孩子滚烫的额头,声音虽弱却坚定:
“儿啊,娘带你去潞城!去林家村!
咱也去按手印!
咱也要那青砖白瓦,流水桑树的暖窝!”
一股洪流,开始在这群最绝望的灾民心底疯狂滋生、奔涌。
潞城,林家村,领航者公司,林砚。
这些名字,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吸引越来越多的灾民的目光。
通往长治县城的各条道路,开始被一股股坚定的人流注满。
起初只是三三两两,如同涓涓细流。
年轻力壮的汉子,眼中燃烧孤注一掷的火焰,朝长治县城挪动。
很快,细流开始汇聚。
扶老携幼的身影出现了。
白发老者拄着树枝拐杖,颤巍巍却死死盯着前方。
面黄肌瘦的妇人背着婴孩,牵着打晃的孩子。
更多是一家几口,相互搀扶,沉默跋涉。
褴褛衣衫难以蔽体,赤脚踩在碎石路上,留下斑驳血痕和泥土,却无人停歇。
人流越汇越粗,形成一股股洪流。
没有喧嚣口号,只有粗重喘息、压抑咳嗽、孩子虚弱的啼哭,以及无数赤脚破草鞋踩在土路上的沙沙声。
这声音汇聚,隐隐形成低沉的、令人心悸的轰鸣,如同大地深处压抑太久终于奔涌的心跳!
“去潞城!按手印!领蓝褂子!住青砖房!”成了支撑每一步的唯一信念。
路旁枯草被踩倒,田埂被踏平。
偶尔路过的本地村民或小地主,看到这望不到头的褴褛洪流,骇然变色,慌忙避让,眼中惊惧不解。
有人低语:“疯了,都疯了,真信那青砖白瓦是给他们的?”
洪流中无人理会。
眼睛只盯着前方,盯着长治县城。
饥饿和疲惫啃噬体力。
有人走着走着,一头栽倒路旁,再也爬不起来。
旁边的人麻木绕过,或相识的发出压抑悲鸣,却是无力停下掩埋。
倒下的人,很快被后来者无声淹没。
死亡的阴影未能阻挡脚步,反而像残酷的筛选,让活下来的人脚步更沉重,眼神更凶狠坚定。
那是被逼到悬崖边、退一步即深渊、只能向前纵身一跃的决绝!
“娘,俺走不动了。”被妇人攥着手的小女孩,脚底磨出血泡,小脸煞白带哭腔。
妇人猛地停下,蹲身,粗糙手掌胡乱抹去女儿脸上泪水泥土,声音嘶哑带着狠劲:
“妮儿,忍着!
再忍忍!看见没?
前面!过了那个坡,就是长治地界了!
到了那儿,就有白面馍馍!有暖和的炕!有不怕风吹雨打的青砖房!
咱娘俩就能活命了!”
她不由分说,一把将女儿背到瘦骨嶙峋的背上,咬着牙,迈开灌铅般的腿,再次汇入那沉默向前的人流。
类似的场景,在这条漫长残酷的路上,不断上演。
希望,是支撑他们燃烧最后生命能量的唯一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