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象棋课程(2/2)
"主动送到了对方的枪口下。
还有人为了一步棋的走法争得面红耳赤,需要王老师来当裁判。
用王老师的话说,这帮学生都是
"二调子
"水平——懂点规则,但谈不上什么章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在悄然发生。学员们从最初只认得棋子,到慢慢懂得一些基本的战术,比如
"连环马
"、
"重炮将军
"、
"抽车将
"。虽然他们的对弈在王老师看来依然显得磕磕绊绊,漏洞百出,但至少棋盘上的厮杀开始有了点模样,思考的时间也明显变长了。
江建国不再像以前那样毛毛躁躁,开始学会停下来,多看看整个棋盘的局面。他甚至自己买了一本基础的象棋棋谱,晚上在家对着棋盘研究。彭大飞也不再只依赖
"车
"的蛮力,开始尝试用
"马
"和
"炮
"进行配合。
变化最大的要数江大山。这个平时在工厂里埋头干活、很少言语的汉子,在棋盘上却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下棋极其专注,思考时间很长,虽然棋力在班里不算顶尖,但他那种沉静和耐心,常常能让急躁的对手露出破绽。
谭秀山发现,江建国回家的话都变多了,常常会跟她念叨几句今天下棋的
"妙手
"或者
"臭棋
"。
王老师看到学员们的进步,心中很是欣慰。
他开始教授一些简单的残局定式,比如
"单马擒单士
"、
"单车难破士象全
",让大家理解棋子配合的精妙。
他常常说:
"下棋如做人,有时候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得失,退一步,可能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
一天结束之后,王老师组织了一场小型的班级内部比赛。
虽然棋局质量在王老师这样的
"高手
"看来依然稚嫩,但学员们认真思考、谨慎落子的样子,以及棋盘上偶尔闪现的、带着他们自己理解的
"妙手
",都让王老师频频点头。
比赛结束后,王老师给每位学员都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纪念品——一枚红色的
"兵
"。
他语重心长地说:
"送大家一个兵,是想告诉大家,咱们下棋的人,要有小卒过河不回头的精神。学棋是这样,过日子也是这样。只要肯学,肯坚持,哪怕起点再低,也能在楚河汉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智慧。
"
象棋班虽然没有像烘焙班那样带来甜蜜的味觉享受,但它却在无声中改变了学员们的心性。
它让急躁的人学会了耐心,让冲动的人学会了思考,让沉默的人找到了交流的媒介。
楚河汉界之间,方寸棋盘之上,秀水村的乡亲们,正以一种新的方式,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智慧与从容。
烘焙班的甜蜜与象棋班的沉静,如同秀水村生活的两面,交织出一幅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足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