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我的声音在说谎(2/2)
陈世昌和李维汉多年来勾结的根基,就是土地流转的灰色交易。
他们一直在等我们松口。
只要我们表现出一丝妥协,他们就会立刻行动——而行动,意味着暴露。
计划启动后的第十二小时,联盟内部气氛压抑得可怕。
有人开始私下调阅我过去的公开讲话记录,试图找出“人格分裂”的蛛丝马迹。
张大使甚至私下问我:“你真的……还记得每一句话吗?”
我没有怪他。
怀疑,本就是敌人想要的结果。
第三十六小时,我独自坐在指挥室,听着外面夜风掠过废墟的声响。
突然,耳机里传来李的低语:“信号复现了。”
我猛地抬头。
“加密频段,源向不明,但传输路径……和养殖场旧基站残余频率一致。”
“内容还没解码,但信号特征和刚才那盘磁带的音频脉冲模式高度相似。”
我缓缓站起身,走到监控墙前。
屏幕上,一条微弱却持续的波形正在跳动,像某种沉默的呼吸。
他们上钩了。
可就在我准备下令追踪时,耳机里突然传来一段杂音——
紧接着,是那台老录音机特有的沙沙声。
然后,我的声音,再次响起。
我的心跳随着耳机里的杂音起伏,那熟悉的沙沙声像锈蚀的齿轮在脑内缓慢转动。
录音机又响了——这一次,不再是会议室里冰冷的回放,而是实时传输的信号,穿透夜风,从养殖场废墟的方向直刺而来。
“致远已动摇,执行b计划:策反外交线。”
文字信息出现在解码屏上时,我的手指几乎不受控制地攥紧了桌沿。
他们上钩了,而且比预想中更快、更急迫。
这不像是试探,倒像是一次蓄谋已久的收割前奏。
他们相信我失控了,相信联盟正在分裂,甚至……相信吴专家可以被策反。
“信号源稳定,频率与前次一致。”李的声音从耳机传来,冷静中带着一丝兴奋,“我已经布置好伪装数据包,模拟吴专家与境外代表的加密会面,地点设在乌兰巴托边境联络站。只要他们敢接,就能顺着反向链路摸到中继节点。”
我盯着监控墙上跳动的波形,那节奏竟与我此刻的呼吸隐隐同步。
他们用我的声音,撬动我的记忆,为的不只是摧毁我,而是要瓦解整个联盟的信任根基。
可他们忽略了一点——真正的信任,从不建立在声音之上,而在共同走过的废墟与火光之中。
“放出去。”我说,“让‘吴专家’答应见面,但附加一条:必须携带‘林致远的心理评估报告’作为入场凭证。”
孙站在一旁冷笑出声:“他们在找突破口?可笑。他们才是被逼到墙角的那个。‘十三条’第七条一出,等于直接掀了他们土地交易的底牌。现在他们慌了,所以才急着策反外交线,想抢在规则成型前把我们拆散。”
我闭了闭眼。
父亲的声音又一次在耳边响起——“走得再远,也别变成他们那样的人。”
可如今,我不得不学会用他们的逻辑反击,用他们的恐惧设局。
这不是堕落,是清醒地踏入黑暗,只为把光带回来。
48小时后,蒙古边境的寒风卷着黄沙掠过会场。
十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基层代表围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眼神里有警惕,也有期待。
我走上讲台,没有开场白,直接播放了那段磁带。
低沉沙哑的“我”在说:“别信我接下来要说的话。”
全场寂静。
我按下暂停,抬头环视众人:“他们伪造了我的声音,试图让我怀疑自己,也让你们怀疑我。但他们忘了——真正的规则,不是靠一段录音决定的,而是靠我们每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掌声如雷。
吴专家随即公布《公平贸易共同体章程》初稿,七国代表当场签署合作备忘录。
那一刻
散会后,李悄然靠近,声音压得极低:“那个信号源……又动了。这次定位在首尔,信号强度更高,像是从固定基站发出。”
我还没来得及回应,一道刺眼的聚光灯突然打在我脸上。
王国际媒体记者举着话筒站在台阶下,身后是直播镜头,红灯亮着。
她微笑,却带着不容闪避的锋利:“林先生,您知道李维汉曾在2015年资助过一个叫‘新黎明计划’的心理操控项目吗?”
我猛地一怔。
2015年——那是父亲去世前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