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嘉宁帝薨了(2/2)
安国公李晃朝着他深深一揖,不再多言,转身退回班列。
秦王目光扫过殿下众臣,见无人敢与他对视,心中那份沉重竟莫名轻了几分。
原来,惧责畏难者,并非他一人。
“如今议和使者已有两位国公,还差两人,可有哪位爱卿愿自荐前往……”
此言一出,原本沉寂的朝臣们再度骚动起来。
这位殿下行事果然不循常理。以往这等差事,都是嘉宁帝直接指派,何曾有过让臣子自荐的先例?
正当众人面面相觑之际,一个清冷声音打破沉寂:
“臣愿往!”
出列者竟是大理寺卿段佑。
他素来持重寡言,此刻却目光灼灼的直视秦王:“臣执掌刑狱,亦知‘城下之盟’不可恃。今日割让兰州、镇原,明日西夏便可兵临城下。届时,我大齐还有何险可守?所谓徐图后计,不过是饮鸩止渴!故此次议和,臣愿往。”
段佑的突然发声,让原本作壁上观的年轻官员精神为之一振。
他们能站在这里,哪个不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启蒙时学的第一课便是‘忠义礼智信’,为国尽忠更是人生信条。
“段大人真乃百官楷模!有汝这等忠臣,何愁大齐不兴……”秦王正要搜肠刮肚再多夸几句,却一时词穷。
就在秦王苦思措辞之际,殿外骤然传来一阵远比之前更加慌乱的脚步声!
一名太监连滚带爬扑入殿中,声音凄厉地变了调:
“报——陛下……陛下驾崩了!”
这一声呼喊如同惊雷炸响,金銮殿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所有人的脑子此刻都是一片空白,整个朝堂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般。
嘉宁帝怎么会在这时驾崩?
太子下落不明,关中危如累卵,西夏逼签和约,正是亟需主心骨之时,陛下怎就去了?
若是陛下不在了,这一堆烂摊子该由谁来接手?
难道……真要指望秦王?指望他每日靠抓阄来定策?
就在众人惶惶不安时,秦王整个人都已经吓傻了:父皇……没了?父皇怎么就没了?
他若走了,这万里江山、千斤重担,岂不是要落到自己肩上?不,他绝不愿一生都被这座大山给压得喘不过气!
一直强忍的泪水此刻终于决堤,秦王痛哭失声,泪如雨下,哀恸欲绝。
殿内众臣见秦王如此悲恸,虽素知其才能平庸,却不免心生一二分动容。
——至少,秦王仁孝之心,天地可鉴。
百善孝为先。即便不够聪慧,却仍存赤子之心。
然而他们全都想错了。
秦王哭泣,并非全然为父哀悼,更是为那即将压顶而来的江山重任,感到深深的恐惧与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