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照夜棠疏·惊鸿照影(2/2)
灯火映照下,一张清俊的面容映入周海清眼帘。眉如墨画,目若朗星,鼻梁挺直,唇色略显淡薄,却更添几分书卷气的清冷。他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郁色,仿佛真如诗中所言,饱尝了“寒窗十年艰”。然而,那双眼眸却深邃明亮,如同寒潭映月,沉静之下,隐有光华流转。
崔修远的目光落在周海清身上,微微一怔。眼前的少女,身披华贵银裘,却难掩眉宇间那份不谙世事的纯净与好奇。灯火在她清澈的眸子里跳跃,仿佛揉碎了万千星辰。她站在喧嚣之外,如同误入凡尘的精灵,带着一种浑然天成的贵气与灵动。
四目相对,周海清心头莫名一跳,慌忙垂下眼帘,脸颊微微发热。
崔修远眼底极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上前一步,拱手一揖,姿态从容,声音温润:“小生崔修远,赴京赶考,适才见这满城盛景,一时有感,胡诌几句,扰了姑娘清听,还望恕罪。”
“公子言重了。”周海清定了定神,福身还礼,声音清越,“公子诗作……切中时景,道尽繁华背后的清寂,是难得的佳作。”她顿了顿,忍不住问道:“公子方才吟‘十年寒窗无人问’,可是……心中郁结?”
崔修远闻言,唇边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那笑容恰到好处地加深了他眉宇间的郁色。“姑娘慧眼。小生寒门出身,苦读十载,今科在即,心中却是忐忑不安。”他微微叹息,目光投向远处辉煌的宫阙方向,带着无限向往与失落,“满腹经纶,空有凌云志,奈何……龙门高悬,恐非寒门之鲤可跃。这上元佳节,人人欢庆,于我……不过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罢了。”
他语气真挚,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清高与失意交织的复杂情绪。那份怀才不遇的悲情,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周海清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她自幼在官宦之家长大,见惯了世家子弟的浮华,何曾听过如此坦荡又带着傲骨的失意之言?同情与一丝莫名的悸动,悄然滋生。
“公子不必忧心。”周海清轻声安慰,语气真诚,“以公子才情,必有施展之时。功名虽重,亦非唯一。”
“承姑娘吉言。”崔修远深深一揖,眼中似有感激的微光闪动,“萍水相逢,得姑娘良言宽慰,小生感激不尽。夜色已深,不敢再扰姑娘雅兴,就此告辞。”说罢,他再次拱手,转身便要离去。
就在他转身之际,动作似乎有些匆忙,腰间悬挂的一枚玉佩被衣袂一带,“叮”的一声轻响,竟滑落下来,掉在周海清脚边的青石板上。
那玉佩色泽温润,呈椭圆形,雕工简洁却古朴。正面刻着一枝遒劲的寒梅,在风雪中傲然绽放,花瓣分明,枝干嶙峋,透着一股不屈的孤傲之气。背面,则是四个行书小字——“寒梅傲雪”。
“公子,你的玉佩!”周海清连忙俯身拾起,入手微凉,触感细腻。
崔修远闻声回头,看到周海清手中的玉佩,脸上掠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惊愕”与“懊恼”。“哎呀!瞧我这粗心的!”他连忙接过,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周海清的掌心,带来一丝微痒的触感。“多谢姑娘!此乃家传之物,险些遗失,真是……惭愧!”
他紧紧握住玉佩,仿佛失而复得的珍宝,对着周海清再次深深一揖:“姑娘拾玉之恩,修远铭记于心!他日若有缘再见,定当厚报!”说罢,他不再停留,转身快步离去,身影很快便消失在熙攘的人潮之中。
周海清站在原地,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玉佩的微凉和他指尖的温热。她望着崔修远消失的方向,心湖微澜。那清俊落寞的身影,那饱含才情与失意的诗句,还有那枚刻着“寒梅傲雪”的玉佩……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小姐?”云袖小声唤道,“那人……走了。”
周海清回过神,轻轻“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她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那里仿佛还残留着玉佩的轮廓。
“寒梅傲雪……”她低声念着那四个字,清冷的眸光在灯火映照下,漾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与怜惜。
穆之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梅树方向,恰好捕捉到崔修远匆匆离去的背影和周海清伫立凝望的身影。他并未在意,只当是寻常的男女邂逅。
“穆之,你看那边!”阿月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指向河对岸一处高台。高台上,一群身着彩衣的艺人正在表演杂耍,喷火、顶缸、走索,引来阵阵喝彩。
穆之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嘴角微扬:“想去看看?”
阿月轻轻点头:“嗯。”
“婉儿!阿阮!林远!”穆之招呼道,“我们去对岸看杂耍!”
“好呀好呀!”婉儿和阿阮立刻响应,拉着林远跑了过来。
一行人随着人流,向河对岸走去。林远依旧保持着警惕,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一行人随着人流,向河对岸走去。很快便融入了对岸的欢声笑语中。杂耍艺人的精彩表演暂时驱散了阿月心中的阴霾,婉儿和阿阮的笑声清脆悦耳。林远依旧保持着警觉,目光不时扫过人群,守护着这份难得的安宁与欢乐。
周海清也收回了目光,带着云袖,汇入人流,继续她的上元夜游。只是,她的心思,已不再全然沉浸于这火树银花之中。那惊鸿一瞥的身影,那枚温润的玉佩,如同一点微光,悄然点亮了她心中某个沉寂的角落。
夜风拂过,吹落几瓣红梅,悠悠飘落在她脚边。她弯腰拾起一片,嫣红的花瓣映着她如玉的指尖。远处,焰火升腾,在夜空中炸开绚烂的花雨,照亮了她若有所思的侧脸。繁华依旧,喧嚣未歇,但她的心,却仿佛被那惊鸿一瞥的身影,带离了这片火树银花,飘向了一个带着淡淡墨香与孤寂清寒的远方。
而穆之、阿月一行人,则沉浸在杂耍的精彩与节日的欢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