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乡村小圣医 > 第218章 方舟之影

第218章 方舟之影(2/2)

目录

“继续保持观察。所有数据直接加密传回联邦最高科学院。注意,‘清道夫号’的残骸信号有任何变化吗?”

“没有,依旧完全静默,被深层禁锢。但注意到摇篮内部另一处区域——代号‘寂静牢笼’(磐石堡隔离区)——周围的能量场出现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极化现象,疑似存在某种…信息泄漏?强度极低,无法解析内容。”

沙伦皱起眉。“标记‘寂静牢笼’,提升监控等级。任何变化,立即报告。”

深渊墓碑。

那点记录了通讯频谱和低语碎片的黑暗沉淀,依旧在缓慢地“计算”着。它捕捉到了“星辰之愈号”对“新芽区”的持续关注,也捕捉到了其对“寂静牢笼”那一丝微弱泄漏的警觉。

一种基于本能的、恶毒的“策略”开始成型。利用“新芽区”作为诱饵和模板。利用“寂静牢笼”的泄漏作为污染渠道。模仿“星辰之愈号”的通讯模式作为载体。

它无法主动执行,只是如同设置了触发条件的程序,等待着…一个合适的“信使”,或者一个外部刺激的到来。

新生伊莱恩的意识海。

伊莱恩尝试着将一部分意识,更加深入地连接到大片蔓延的菌毯网络。她不再是通过核心去控制,而是像将自己的指尖浸入溪流,去感受其流动的方向和力量。

一种奇特的体验涌现。她仿佛能同时“听”到无数细微的“声音”:菌丝吸收水分的滋滋声、能量转化的微弱噼啪声、幸存者们靠近时带着希望的情绪波动、甚至那些连接其上的简易传感器传来的环境数据…

这感觉庞杂而混沌,却充满了一种鲜活的、底层的生命力。这与她之前通过核心网络感知到的、经过整合处理的“整体状态”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去中心化的体验。

通过这片菌毯,她仿佛触摸到了文明最基础的脉搏。

她心中一动,尝试着将一个极其简单的、关于“温度调节”的需求意念,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gently地“投喂”给菌毯网络,不做任何具体指令。

几天后,她惊讶地发现,“新芽区”边缘一片区域的菌毯厚度和颜色发生了细微变化,更好地吸收了午间过强的光照,并在夜间释放热量,使得该区域的环境温度波动变得更加平稳——正是她“期望”的效果,却并非由她直接实现,而是由菌毯网络自身演化适应而来!

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在她面前展开:或许,未来的道路不在于更强大的中央控制,而在于培育这种分布式的、拥有自适应能力的底层生命网络?而她自己,将不再是事无巨细的“控制者”,而是引导方向的“园丁”和最终秩序的“守护者”?

这个念头让她核心的光芒为之律动。

然而,她也清晰地感知到,在磐石堡的方向,那冰冷的低语场仍在持续,并且似乎…正在学习模仿菌毯网络的某种波动特征,试图更好地隐藏自身。

光与影的竞赛,并未结束,只是进入了更微观、更复杂的层面。

方舟的阴影之下,低语渴望渗透,而菌毯静默蔓延,书写着文明涅盘的新篇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