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失谐序曲(1/2)
“心刃”的初现,如同在逆模因病毒织就的、旨在令万物记忆褪色的无边黑幕上,撕开了一道透光的裂隙。基于纯粹情感核心构筑的“认知奇点”,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病毒那套精密、冷酷的“理性解构”逻辑的莫大嘲讽与根本性撼动。遭受“心刃”反击的星域,文明的集体意识出现了短暂的稳定,那些被病毒刻意“背景化”、“无效化”的核心道德记忆,重新焕发出微弱却坚韧的光芒。
然而,胜利的曙光并未持续太久。张帅帅和沈舟在“静默神殿”服务器阵列中,监测着那道被捕获的“特洛伊木马”残骸。它变得异常安静,不再尝试解析或攻击,仿佛进入了某种深度的蛰伏期。但这种安静,反而比任何活跃的攻击都更令人不安。
“它在‘消化’。”沈舟盯着毫无波澜的数据流,声音低沉,“消化我们‘认知镜渊’计划中暴露出的,关于‘心刃’运作模式的所有信息。它在理解‘不可解构的情感’这个概念本身。”
陶成文站在指挥席上,目光扫过星图上那些刚刚稳定下来,却依旧脆弱的光点。“‘心刃’是我们新的盾与矛,但任何武器,一旦被敌人洞悉其原理,就可能被找到反制之法。我们必须预判它的下一步。”
便在此时,银河联盟信息中枢传来一份最高优先级的警报——并非来自某个边缘文明,而是来自联盟内部,一个名为“谐律议会”的核心成员文明。
(一)失谐的序曲:议会内的杂音
“谐律议会”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社会协同性和近乎完美的逻辑思辨能力着称。他们的决策过程如同一曲宏大的交响乐,每个个体都是精准的乐器,共同奏响文明前进的乐章。他们的核心记忆,并非某个具体历史事件,而是对“逻辑和谐”与“集体理性”近乎信仰般的尊崇。
警报内容令人匪夷所思:议会内部,在讨论如何应对逆模因瘟疫的战略会议上,几位德高望重的资深议员,竟然就“银行大厅事件”的“普遍适用性”和“情感决策的可靠性”问题,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吵。
争吵并非源于恶意,而是源于一种突然出现的、根深蒂固的“认知偏差”。一部分议员坚持认为,地球文明基于强烈情感记忆构建的“心刃”防御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另一部分议员则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苛刻态度,质疑“情感”作为防御基石的“逻辑严谨性”和“跨文明普适性”,甚至提出要重新评估与地球文明的合作深度,认为地球的“情感驱动”模式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非理性风险”。
“这不正常,”魏超调出议会的公开辩论记录,眉头紧锁,“谐律议会的成员,以逻辑缜密、追求共识闻名。如此情绪化、如此二元对立的争执,在他们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且,质疑的焦点,精准地指向了我们刚刚取得成效的‘心刃’。”
张帅帅立刻将传感器对准了谐律议会所在的星域。反馈回来的数据让他倒吸一口冷气:没有大规模的记忆淡化,没有认知锁,也没有逆记忆脚本的直接攻击。但在议会所在的集体意识场中,检测到一种极其细微、却无处不在的“认知背景噪音”。这种噪音,正在微妙地放大个体思维中固有的、细微的逻辑分歧和认知偏好。
“病毒……改变了策略。”张帅帅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它不再直接攻击记忆内容,也不再试图解构情感。它在攻击认知同步性本身。它在文明的思想基石中,注入了一种‘失谐’的病毒!”
(二)分裂的阴影:团队内部的微澜
几乎在同时,地球团队内部,也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在一次关于如何优化“心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反制措施的战术研讨会上,一向沉稳的孙鹏飞与负责法律伦理框架的付书云,发生了轻微的争执。
孙鹏飞基于军事效率原则,提出可以考虑在“心刃”中嵌入更积极的“认知反制”程序,一旦检测到病毒攻击,不仅能防御,还能沿攻击路径进行有限度的“溯源打击”,扰乱病毒本身的运作。
付书云立刻反对:“这超出了防御的边界!‘溯源打击’即使有限度,也意味着我们主动将认知武器用于攻击目的!这违背了我们创立‘记忆权法’的初衷,会让我们在道德立场上滑向危险的深渊!”
争论本身是正常的,但曹荣荣敏锐地察觉到,孙鹏飞今天的语气比平时更显急躁,而付书云的反对则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固执,双方都似乎比以往更难以理解对方的立场底线。
程俊杰在试图调解时,也感到一种莫名的滞涩,往常能够迅速达成的妥协,今天却难以推进。
梁露在会议记录中写道:“……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细沙,让思维的齿轮运转得不再那么顺滑。信任依旧,但理解的桥梁,似乎蒙上了薄霜。”
鲍玉佳沉默地感受着这一切。她没有直接参与争论,但她体内那份与“心刃”核心共鸣的情感烙印,让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感知到那种微妙的“失谐感”。这感觉,与她当初在银行大厅面对危暐时,那种被冰冷计算剥离情感连接的孤立感有些类似,但更加隐蔽,更加……无处不在。
“它来了。”鲍玉佳对陶成文低声说,“不是冲着某个人,也不是冲着某段记忆。它是冲着我们彼此之间的连接来的。”
(三)溯源:“谐律”的脆弱面
危机迫在眉睫。如果连地球团队内部都开始出现“失谐”迹象,那么在广袤的银河联盟中,这种旨在破坏协作与信任的病毒,将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团队再次集结,目标:分析“谐律议会”文明的历史与社会结构,找出其“认知同步性”的脆弱点,以及病毒为何能在此生效。
林奉超和付书云调阅了谐律议会的所有公开法律文献和社会学研究报告。“他们极度崇尚逻辑与和谐,但其社会结构是建立在高度同质化的思维模式之上的。”林奉超指出,“为了维持‘谐律’,他们对内部思维的‘异质性’容忍度其实很低。历史上,他们曾经历过几次因为理念分歧而导致的社会动荡,虽然最终都恢复了‘谐律’,但那些被压抑的、未能充分辩论的分歧,就像地层下的断层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