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回家暖暖(1/2)
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笑着招呼大家:“开饭啦!都过来吃饭,尝尝婶的手艺。”
几个人跟着走进厨房旁边的饭厅,一张圆桌摆在中间,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热气腾腾,香味扑鼻。有红烧排骨,色泽红亮,肉质鲜嫩;有清蒸鱼,鱼肉雪白,透着鲜香;有炒青菜,清爽可口,带着脆嫩;还有一盘金黄的炸酥肉,外酥里嫩,香气诱人。最显眼的是一碗鸡蛋羹,嫩得像豆腐,上面撒了点葱花,正是给邢人汐做的。
“哇,好香啊!”邢人汐眼睛都看直了,拉着王红梅的手,迫不及待地想坐下。
“慢点,别着急。”王红梅笑着帮她拉开椅子,让她坐下。
汤父给邢成义和石士义倒上酒,笑着说:“来,孩子们,尝尝叔酿的米酒,度数不高,喝着暖胃。”
“谢谢叔。”邢成义和石士义接过酒杯,笑着道谢。
汤母给王红梅和邢人汐盛了饭,又给邢人汐舀了一大勺鸡蛋羹,放在她的小碗里:“人汐,尝尝婶做的鸡蛋羹,看看好不好吃。”
邢人汐拿起小勺子,舀了一勺鸡蛋羹放进嘴里,鲜嫩滑爽,带着淡淡的香味,好吃得眯起了眼睛,连连点头:“好吃!太好吃了!谢谢奶奶!”
“好吃就多吃点。”汤母笑着说,眼里满是宠溺,又给她夹了块炸酥肉,“尝尝这个,也很好吃。”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热热闹闹地吃起了午饭。汤父和邢成义、石士义聊着天,喝着酒,从村里的近况聊到外面的发展,从种地聊到做生意,话题不断。汤母则和王红梅聊着家常,从孩子的教育聊到家庭的琐事,语气亲切,像一家人一样。
“成义,听说你打算帮你妹夫做农资生意?”汤父喝了口酒,问道。
“是啊叔,我妹夫觉得在工厂上班枯燥,想自己做点小生意,我觉得卖农资挺靠谱的,咱们周边都是种地的,有市场。”邢成义点点头,“我BJ有个朋友做农资好几年了,渠道正规,回头我联系他,帮他问问进货的事。”
“卖农资是个踏实活儿,就是得懂行,不能卖假货,不然砸了招牌就不好办了。”汤父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农民种地不容易,全靠农资撑着,要是卖了假货,耽误了收成,那可是缺德事。”
“叔,您放心,我知道这个道理,肯定会帮他把好质量关,绝对不会卖假货。”邢成义认真地说,“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只有货真价实,才能长久。”
“嗯,你能这么想就好。”汤父满意地笑了,“你这孩子,从小就踏实,做事让人放心。”
石士义也笑着说:“成义做事向来靠谱,有他帮衬,他妹夫肯定能把生意做好。”
王红梅给邢成义夹了块排骨,笑着说:“你少喝点酒,下午还要出去玩呢。”
“知道了,就喝这一点,不多喝。”邢成义点点头,拿起筷子,给王红梅也夹了块鱼。
邢人汐吃得不亦乐乎,小碗里的鸡蛋羹很快就吃完了,汤母又给她舀了一勺,她一边吃,一边听大人们聊天,时不时插一两句话,童言童语引得大家直笑,饭厅里的气氛越发热闹。
不知不觉,午饭就吃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吃得饱饱的,靠在椅子上歇着。汤母收拾着碗筷,汤父则和邢成义他们继续聊着天,喝着茶。
“叔,您家这村子挺不错的,环境好,村道也干净。”邢成义看着窗外,笑着说。
“是啊,近几年村里发展得不错,修了路,栽了树,还建了文化广场,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汤父笑着说,眼里满是自豪,“下午让震祥带你们在村里逛逛,看看咱们村的风景。”
“好啊,正好逛逛,感受一下村里的气息。”邢成义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休息了一会儿,汤震祥就带着邢成义、石士义,还有王红梅和邢人汐,走出了家门,沿着村道逛了起来。汤家村的村道修得很平整,两旁栽着白杨树和柳树,虽然是冬天,树叶落光了,但枝桠错落,别有一番韵味。
村道两旁的房屋大多是平房,有的外墙刷得雪白,有的贴着瓷砖,院子里种着蔬菜和果树,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偶尔能看到村民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见了他们,热情地打招呼,邀请他们进屋喝茶,满是淳朴的乡情。
“咱们村的文化广场在村西头,那里有健身器材,还有一个小花园,夏天的时候特别热闹,村民们都去那里跳广场舞、下棋。”汤震祥一边走,一边介绍道,带着他们往村西头走去。
走到文化广场,果然看到里面有不少健身器材,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虽然冬天草木凋零,但花园里的假山、亭子错落有致,看得出来平时打理得很用心。广场上有几个老人带着孩子在玩耍,孩子们的笑声清脆,回荡在广场上。
邢人汐看到健身器材,立刻兴奋地跑了过去,想要玩滑梯。王红梅赶紧跟过去,陪着她一起玩。邢成义、石士义和汤震祥则坐在广场的长椅上,看着孩子们玩耍,聊着天。
“咱们村现在越来越好了,比咱们小时候强多了。”石士义感慨道,“小时候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下雨的时候泥泞不堪,现在都修成水泥路了,出门也方便。”
“是啊,国家政策好,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快,农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汤震祥点点头,“我现在在村里的合作社上班,负责农产品的销售,虽然赚得不多,但稳定,能照顾家里,挺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