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08章 箭在弦上

第108章 箭在弦上(2/2)

目录

没有镜片不打紧,大不了就只戴个框嘛!

甚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还开始攀比起来。

镜片他们搞不出来,但是就一个框架,还能玩不出花来?

所以,没用多长时间,陆执安就先后见到了紫檀木的、纯金镂空的、镶满宝石的眼镜框架。

花里胡哨的,除了没有那些前世研究出来的轻便材料以外,很有他前世那味儿了。

也就在这种热闹中,研究院中,终于搞出了目前状态下,最强力耐用的金属配方。

“当!!!”

陆执安握了握因为剧烈反震力而有些麻痛的手掌,看着名字被砍出一个小米粒豁口的刀刃,终于露出一个满意的笑。

“你,来,咱们对砍一下试试。”孟泽鹏上前,从陆执安手里夺了刀,随手点了个旁边的护卫,说道。

只是简单的劈砍怎么能看出效果呢。对砍,才是战场上最猛烈的攻击,才更能看出武器的差距。

两个成年的习武之人所用出的力量自然是比陆执安一个人要大的。

一声脆响过后,旧刀的刀刃上多出了一个绿豆大小的豁口。

只是一次对劈就能有如此效果,若是到了战场上的混战场面,只怕是要不了多久,对方的刀就能报废了。

血肉之躯,又怎么可能扛得住连钢铁都扛不住的锋锐?

这次的配方是真的升级到极限了,至少最近这一个月都没有再发现更好的配比。

陆执安自己心里也有点数,知道条件有限,这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在化学和物理学科能够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材料配方基本也就这样了。

再想提升战斗力,除了练兵,就只能研发新的武器了。

就比如陆执安记得很清楚的火、药,枪、支。

但这东西不像是望远镜可以随手毁弃,也不像是武器那般单次伤害比较可控。

陆执安不知道自己要是把热武器给搞了出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场面,伤敌他不心疼,可万一被人学了去,用来偷袭己方阵营,那才是会让人心痛到呕血。

所以,即便是同样知道一□□的配方,陆执安也始终没有提及。

他还在犹豫。

于是大恒目前的装备已经升级到顶峰了,剩下的也就是给军队全部列装,随时准备迎接战火了。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的远比陆执安想象中的要快。

首先是西南边境。

西南边境因为小部落众多,生活方式还相对比较原始,所以一直都没有很好的收服。

一方面是因为那片区域文明尚未开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中由瘴气构成的天然屏障。

但是在陆执安提出之后,陆远平向西南方向派出了一批医者前去验证,最后证实所谓的瘴气其实是依靠蚊虫叮咬、不干净的水源传播的一种疾病。

想要阻断传播途径也很简单,只要穿得严实一些,再杜绝生水的饮用,就能够将瘴气阻隔大半。

受条件限制,他们无法连面部都全部掩盖,所以才有了一小半依旧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但即便是如此,也足以让南下的军队得到充足的保障了。

西南的小部落本就是依据着瘴气天险来对抗大恒,如今大恒的军队已经无惧这些瘴气,征讨起来自然就是势如破竹。

短短半年的时间,率兵出征的孟泽鹏就往京城发了十余封捷报,把对方打得溃不成军。

西南方向自此也就安定了下来。

甚至于连年关都没有过,西南便已平定,这对于大恒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今年淮南道的水灾终究是对国内的气氛有些影响。

虽然因为处置及时,并没有出现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但是淮南道向来是产粮大户,这一趟下来,今年大恒国库的税收直接锐减。

幸好还有羊毛贸易赚来的银钱撑着,不然今年整个大恒都会难挨起来,更别说是攻克西南了。

有朝廷在暗中控制,淮南道的粮价并没有上涨太多,再加上工钱派发准时,受灾的百姓们是难过了些,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大恒中部和东部是大片的平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百姓们经历的多了自然也会对比,一来二去的,更是感念如今的朝廷。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大恒的情况也就愈发稳定,根本不曾有过灾逼民反的迹象。

而在结束了这一场西南之战之后,随着元安三年的到来,剑指北方的计划,终于在中枢的一众君臣心中,提上了日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