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 第264章 雅言归一统,盖棺定论《六国史》

第264章 雅言归一统,盖棺定论《六国史》(2/2)

目录

女主播点评道:“他没有强迫百姓说雅言,而是将雅言与权力和未来牢牢绑定。

想当官吗?想做大生意吗?那就学雅言。这,比任何法令都有效。”

此言一出,现实中的大秦朝堂,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嗡——”

方才还因修史之事而一片死寂的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尤其是那些出身六国的官员,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不敢置信。

他们之中,许多人为了融入大秦,早已开始学习秦篆,钻研秦法,自以为已经抹去了身上的六国印记。

可唯独这从小说到大的乡音,却是最难更改的。

这道政令,对他们而言,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直接断了他们以及他们子孙后代的仕途之路!

而嬴政看着天幕的画面,心中更是震撼。

他没有想到,还能确立雅言来规范地方口音。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一名年过花甲、来自楚地的老臣再也绷不住了。

他颤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叩首道:“陛下,老臣乃楚地旧臣,自大秦一统,便一心归附,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乡音难改,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若以此为标准,岂不是将天下大半有才之士,皆拒之门外乎?

天幕之策不可行,莫不可因此恐寒了天下之心啊,陛下!”

他这一开口,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是啊陛下!臣等皆是真心为大秦效力,奈何口音积重难返,强求不得啊!”

“此策若行,岂非唯关中之人方可为官?长此以往,朝堂之上,再难闻天下之声,恐有闭目塞听之危!”

“请陛下三思!此举与堵塞言路何异?”

一时间,殿内哭声、谏言声混作一团,尤其是来自楚、齐、燕、赵等地的官员,反应最为激烈。

他们或真心为前途担忧,或借机挑动地域矛盾,整个章台殿乱成了一锅粥。

御座之上,嬴政的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虽然也看出了这“雅言”之策的巨大好处,但如此强烈的反弹,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最担心的,便是动摇刚刚稳定下来的人心。

就在他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际,李斯再次站了出来。

“肃静!”

李斯一声冷喝,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

他环视一周,目光锐利如刀,缓缓开口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

尔等只看到了此策对自身之不便,可曾想过,此策对大秦江山社稷,有何等万世之功?”

他顿了顿,转向那名最先哭诉的楚地老臣,冷声道:“方才天幕演示,诸位也都看到了。

一句‘埋锅造饭’,到了地方士卒耳中,便成了‘买锅造反’。

请问这位大人,若因你口音之误,致使军令传达不清,大军战败,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那老臣顿时语塞,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