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全新的阶段(1/2)
禁言前最后一条消息,来自一位资深研究员:
枢纽蛋白应用-高博:陆院这是给咱们装上了基因编辑的翅膀啊!枢纽理论指明方向,大装置提供平台,现在连最锋利的分子剪刀也到位了!兄弟们,准备好迎接下一个爆发期吧!
群里虽然安静了,但各个实验室和小群的私聊,却以更火热的速度沸腾起来。
所有人都意识到,繁缕研究院的征途,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张封则在个人推特上发布了一条简短声明:很荣幸能参与繁缕研究院和生命设计大科学装置这一激动人心的项目。”
“科学合作跨越地理界限,我期待与陆时羡院长及全球同事一起,推动基因编辑技术迈向新的前沿。
声明巧妙地回避了引发的争议,强调了科学合作。
It校方对外界的询问,则给出了一份标准回复:我们支持教职员在遵守校内政策和确保完成本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这种刻意的低调,反而更加印证了圈内人的猜测。
这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其目标远不止于聘请一位顶尖科学家那么简单。
它象征着华国的科研机构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级学府顶尖人才的实力与自信,也预示着全球科研力量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微妙的重塑。
这个消息,没有登上任何一家大众媒体的头条,却在全球生物学界的之下,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暗流。
三月的南江,春意已然铺满枝头。
机场国际到达厅外,陆时羡静静伫立,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推着行李车走了出来。
张教授,欢迎来到南江。陆时羡迎上前,微笑着伸出手。
张封穿着一件简约的深色夹克,精神很好,完全看不出长途飞行的疲惫。
他握住陆时羡的手,语气中带着期待:终于可以亲眼看看你打造的这座科学殿堂了。
车辆驶向繁缕研究院的路上,张锋一直望着窗外的景色。
当那些散发着柔和荧光的流光梧桐映入眼帘时,他忍不住赞叹:这些生物照明的稳定性远超我在It见过的任何类似技术。
这是环境实验室的一个副产品。陆时羡解释道:我们更期待你在基因编辑领域带来的突破。
抵达研究院,张封站繁缕研究院主建筑前,仰头凝视了片刻:每次在照片里看到这个建筑,都觉得震撼。亲眼所见,更加不凡。
简单的安顿后,两人直接来到了陆时羡的办公室。
一杯清茶,两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一场关乎生物学未来的对话就此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