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水不暖月 > 第739章 十二根紫竹算筹

第739章 十二根紫竹算筹(2/2)

目录

他没有立刻出手补救,而是让我盯着紊乱的灵光看了半个时辰,直到我发现逆行的灵气都源自那个被忽略的辅爻。

“如今再看这两个字,笔画间的灵纹竟与青鱼群的轨迹完全吻合。“

我伸手触摸石壁上的刻痕,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慎'字的竖心旁藏着三道水行灵纹,'微'字的山旁有七道土行纹路,合起来正是'水土相生'的诀要。“

哥哥凑近观察,护腕的灵光投射在石壁上,将隐藏的灵纹显化出来:那些细微的纹路如同毛细血管,与冰面下的灵脉相连,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守心阵“。

原来父亲早已将“失诀之戒“藏在了日常的点滴教诲中,用最朴素的方式为我们筑起了防微杜渐的堤坝。

哥哥忽然从怀中取出一块晶莹的冰魄,冰魄通体透明,寒气中带着淡淡的洛水清香。

这是用极北之地的万年玄冰混合洛水之精炼制而成,里面封存着父亲早年用洛水冰晶雕刻的“夬卦“。

冰魄在灯光下折射出七彩灵光,卦象的缺角处刻着极小的“留白“二字,字迹娟秀却透着刚劲,那是父亲突破境界时心有所感留下的印记。

“这是爹爹突破'洛水境'时留下的信物。“

他将冰魄贴在冰面,两道灵光瞬间融合成完整的太极图,黑白两仪的边缘还泛着淡淡的金边,“他说真正的强者不是永不失误,而是懂得在失误中找到补全诀要的方法。

就像这卦象的缺角,看似是破绽,反而是灵气流转的关键节点,能让过于刚猛的金行灵气在此缓冲,避免'刚则易折'的祸患。“

我想起父亲突破“洛水境“那天,整个豆腐堰的灵脉都沸腾了。

洛水上游飘来无数莹白的水华,在天空凝结成巨大的卦象,父亲站在堤坝上,衣袂被灵气掀起,手中的算筹化作流光融入水中。

事后他将这块冰魄交给哥哥时说:“修炼如行船,既要懂得扬帆,也要懂得收帆。

这'留白'二字,是给灵脉留的余地,也是给心境留的空间。“

当时我们只当是寻常教诲,此刻看着冰魄中流转的灵光,才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意。

雪风突然变得柔和,不再像之前那样带着凛冽的寒意,守鱼棚外的四象果树发出簌簌轻响,枝头的冰棱坠落,在雪地上砸出整齐的爻位印记。

我和哥哥同时起身,看着那些印记在灵气的作用下自动组合成“谦卦“,三爻位的灵光格外明亮。

这才明白父亲让我们守鱼棚的深意——不仅是守护灵鱼,更是让我们在与天地灵脉的共鸣中领悟“诀在己心“的真谛。

四象果树的枝桠在月光下舒展,东方的青龙位枝桠泛着青光,西方的白虎位枝桠凝着白霜,与冰面的卦象形成呼应,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我们演示着“谦尊而光“的大道。

“汪经纬始终不明白,他的金沙诀输不在速度,而在不懂'停'。“

哥哥的护腕与冰魄产生共鸣,发出清越的龙吟,赤铜色的灵光与冰魄的寒气交织成奇特的雾霭,“爹爹教我们的'止水诀',看似是放慢灵脉流速,实则是在快中求稳。

就像青鱼摆尾时总要停顿的刹那,那才是蓄力的关键。

上次在洛水畔演练'惊涛诀',你为了比哥哥快一瞬,强行催动灵脉,结果灵识逆行岔了气,爹爹罚你在岸边看了三天水流。“

哥哥的话让我脸颊发烫,那三天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

洛水的水流时而湍急如奔马,时而平缓如镜面,父亲让我观察水流遇到礁石时的变化。

当急流撞上礁石,会先短暂停顿,然后分成数道支流绕石而行,反而比直线冲击更快抵达下游。

“水懂得转弯,人更要懂得停顿。“

父亲当时坐在一块青石上,手中削着木楔,“术法的快慢不在一时的爆发,而在长久的续航,就像这洛水,千百年不绝,靠的不是猛劲,而是韧性。“

我翻开《灵算手札》最后一页,牛皮封面的边缘已经磨损,露出里面的麻线纹路。

发现空白处竟有父亲补写的批注:“诀者,决也,断也,更在止也。“

墨迹未干,带着淡淡的松烟香,显然是父亲近期留下的,旁边还画着小小的鱼篓图案,篓底的十字结与我七岁时弄坏的那个一模一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