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千里相会(1/2)
得知朱玉簟为捉拿女鬼立下大功后,朱厚照喜笑颜开,“不愧是朕的女儿,文武双全,胆识过人”。
“安宁,要父皇怎么奖赏你呢?”朱厚照看着女儿,笑意盈盈。
朱玉簟想起淑妃说的话,她鼓起勇气试探,“父皇,儿臣整日待在宫中觉得烦闷,想出宫走走。”
“这深宫大院确实让人透不过气来”,朱厚照深表同感,他自己就是在宫中待不住了,索性搬到西华门外的豹房长期居住,“是父皇疏忽了,你以前是行走江湖的侠女,自由惯了。这样吧,父皇准你随时出宫,只要跟张充说一声就行了。但是要让父皇知道你去了哪里,别走太远,免得出什么意外”。
“谢父皇”,朱玉簟喜出望外。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开始慢慢了解这位父亲了。他的爱好过于广泛,几乎只要和帝王职责无关的他都感兴趣,甚至有许多荒唐的举动。比如他有时候喜欢亲身上场和猛虎或者豹子搏斗,即便被抓伤也毫不在意。他还比较好酒,经常和几位近臣一起晚宴,没什么尊卑之分,就像几个好朋友一样在一起吃酒说笑话,喝醉了便互相枕着睡着了,第二日一大早继续被叫起来上朝。
他对后宫嫔妃出奇的冷淡,基本在搬到豹房居住后就很少和她们来往了,所以临幸女人也在豹房。豹房里的女人们往往来自于宫外的进献,不是他正经的妻室。他还喜欢研究佛经,并学习梵文,请高僧到豹房来为其讲解,也算是虚心求教了。
有一日朱玉簟在御书房,看到墙上挂了一幅诗作,出自唐伯虎之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者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者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据说朱厚照一读到这首诗时立即将唐伯虎引为知己,并将其诗作悬挂于御书房的墙上,每次品读都感慨不已。
当绿意写满田野,鸟儿开始歌唱,湖水**起微波的时候,春天来到了京城。柔细的杨柳枝条上抽出了嫩绿的芽,在早春的风中轻轻地抖动着。这天,朱玉簟在念月的陪同下出宫散心。
“公主,你瞧,这枝头一片新绿,让人心里也舒畅了许多”,念月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在宫外不受那么多的束缚,笑起来天真烂漫,脸上有着平日见不到的纯稚。
朱玉簟满怀心事,没有答话。
“公主,你不开心吗?”念月心想,可别辜负了这明媚的春光。
朱玉簟道:“我没有不开心,我只是想起了以前居住的蝴蝶谷,那里的春天美极了,京城一点都比不上。”
“蝴蝶谷在什么地方?”念月很好奇地询问道。
朱玉簟于是向念月描述起了蝴蝶谷的风光,说话间,她瞧见路边有一家卖文房四宝的店铺。朱玉簟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在行,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入内了。店铺内除了文房四宝,还有许多字画出售,其中不乏名家之作。
朱玉簟细细品鉴,那名家字画多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却没有引起她太多的兴趣,倒是被搁置在角落里的一幅仕女画和画上的题诗触动了她的心弦,“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