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回 永乐寻宝(2/2)
三是郑和下西洋载回的财宝。郑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率领的船队往往都是几百艘庞大的海船组成,每次回来时船队上都装满了各国的奇珍异宝。郑和带回的宝物要经大运河运抵皇城,途中部分稀世珍宝被转移暗中藏匿。
这日,四匹快马一路疾驰,从京城直奔永乐店。那纵马奔驰的,是朱玉簟、念月、朱厚炜和罗曜。一路上,罗曜一直想找机会和朱玉簟套近乎,但朱玉簟心里恨透了罗曜,瞅也不瞅他一眼,偶尔眼光与之相抵,双目之中,也是有如冷电中挟着霜刃,让罗曜觉得好生无趣。朱玉簟彻底明白了,为什么假皇帝没有让她前去和亲,这都是罗曜在背后捣的鬼。
原本朱玉簟不让念月同行的,此行危险重重,她不愿多一个人去冒险。但念月坚持要同行,当日她为了给父亲治病,盗取朱玉簟的首饰托小太监偷带出宫变卖,朱玉簟不但没有怪罪她,还尽心资助她救治父亲。虽然念月的父亲终究还是病重离世,但她一直感念朱玉簟的恩情,存了报恩之心。朱玉簟拗不过她,又转念一想,自己和两个大男人一路同行,也多有不便,也就答应了。
“京城既是军事重地,又是龙脉之地。出于安全考虑,藏宝处不便在皇城内,但也不能相距甚远。永乐店距离京城一百里,骑马一日内即达,正是理想距离。而且永乐店位于新庄河边,新庄河是大运河的一条支流,北接浑河,南连运河,并设有皇家码头。太宗皇帝独具慧眼,选了一块水陆皆通、接南进北的聚财宝地啊”,去永乐店的路上,朱厚炜感叹道。
朱玉簟点头微笑道:“看来太宗皇帝在永乐店藏有宝藏,果然为永乐王朝奠定了基础,护佑皇位,稳固江山,福祉天下。据史料记载,永乐年间无地震、无旱涝、无灾难,天象稳定,国泰民安,百国朝贡,堪称是永乐盛世。”
念月神情专注地听着二人对话,罗曜冷冷哼了一声,快马加鞭跑在了前头。
朱玉簟等人到达永乐店时,只见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他们在漫天黄沙中艰难前行,终于来到了一座镇甸当中,这儿倒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过往商旅均在此停留住宿。四人想找客栈住下,为数不多的几家客店却都已客满,原来明日便是小镇上最热闹的赶集日,四面八方的商客都赶了过来。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先打听附近是否有供奉将军神像的庙宇。一位老人家告诉他们,出了土城向东大约五十里处,有一座道观,里面供奉的便是一位大将军。众人闻言皆面露喜色,果真有将军神殿,看来是不虚此行了。
那座道观名为“日月宫”,琉璃瓦青瓷砖,规模宏大,气派非凡,即便与皇家古刹相比也毫不逊色。“真没想到,在这荒凉之地,竟有如此气派的道观”,朱玉簟暗自惊叹。
自称日月宫住持的太虚道长将朱玉簟等人迎入道观内。日月宫的主建筑是日月殿,殿内供奉一座神像,右手叉腰,左手伫剑,威武而有神韵,看上去像是一位将军。
“这儿供奉的是何方神圣?”朱厚炜好奇的问道。
太虚道长捻着花白的长髯道:“是徐达将军。”
朱厚炜道:“是明朝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
太虚道长微笑道:“正是。”
朱厚炜发现,徐达塑像后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有两人在湖畔下象棋,其中一人身穿龙袍,头戴皇冠。周围还有许多文人围观。画中题字为“莫愁湖畔胜棋楼”,他心有所悟,“这幅画讲述的便是胜棋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