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造福此间民(2/2)
先前赵寒告诉她流言已经在城中传遍,但他的态度始终没有什么变化,让她也自然而然地把这件事抛之脑后,只顾着继续查案。
就算她揭发张府的事有益于府衙,但她的具体行为,在这个世界里,无疑是相当离经叛道的。
可他没有要疏远她的意思,还态度友好地将竹蜻蜓取下交到她的手中。
是因为她做的事最终都是为了这座城池和这里的百姓吧,和赵寒本身的心愿一样,让这片土地重归和平和繁荣。
明明他们两人在为相同的心愿而努力,可以称得上是互相理解的战友,却要在真相被查明之后分道扬镳,走上截然相反的前路吗?
一股巨大的怅然从王柔的心中汹涌而出,她抬起头,视线从竹蜻蜓上移到了赵寒的面容上:“城主和郭郎君打算出城巡视水渠吗?”
“正是如此。”赵寒点了点头。
王柔的嘴角越发上扬,兴高采烈地说道:“我也正打算过去,我们正好可以同去。”
她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倍感意外。王怡更是强忍着瞪大双眼的冲动,不敢相信王柔会愿意主动和赵寒同路,这分明已经是主动接近的程度了。自家姐姐难道已经忘记赵寒带人来家里的那段往事了?
“阿怡你慢慢逛,不必特意等我,逛完之后就自行回府吧。”王柔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约定一起逛街的妹妹。
“我也一起去。”王怡立刻用硬邦邦的语气回应。下一刻她反应过来自己的态度有些失礼,神情不由更加紧绷了。
反正她就是要好好看看,王柔不惜把她甩回家也要接近赵寒,究竟是为了什么!心中很是不悦的王怡暗暗做下决定。
气氛似乎变得更加微妙了,王柔却一点都没有被影响到。她笑哈哈地搂住妹妹的右臂,面向赵寒说明道:“阿怡心中也很关心水渠的进度,就怕这天继续旱下去,毁了今年的收成。”
被递了台阶的王怡果断顺着走了下来:“是啊,真不知这干旱何时才能结束。若是连山间之水都不够用了,可就有大麻烦了。”
这题她会。王柔顿时更来劲了,微微张嘴就要回答,却被另一个人的回复打断了施法。
“想来上天不会那般残忍,山间之水应当足够撑过这次大旱。”郭攸倒是非常乐观。
竟然猜对了。王柔看了一眼神采奕奕的郭攸,这人确实像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为免阻塞街道,几人两两一排朝着城外走去。
王柔动作迅速地占据了赵寒右手边的位置。郭攸见状挑了挑眉,放缓了脚步,从赵寒的左手边落后到了王怡的身边。
王怡瞪着姐姐的背影咬了咬牙,见郭攸慢慢退了过来,连忙端肃了表情,保持住自己的优雅仪态。
两个侍女走在最后面,有说有笑地聊起了天,倒是氛围最为和谐的一组。
“我已经探视过天机了,此次大旱,确实可以平安度过。”王柔先试探性地提了一句。
已经习惯性无视她话中神神鬼鬼的部分,赵寒顿了一下,才顺着接话:“那便好。”
“你相信啦?”王柔有些惊喜地问道。
“女郎先前说中了大旱之事,想来对气候观测颇有心得,这次很可能依然判断正确,我有何理由不信?”赵寒阐明了他的心路历程。
好科学的分析过程。王柔眨了眨眼睛,语气中带了一丝不满,嘟嘟囔囔地提出控诉:“所以你还是不信我是真的窥探到了天命。”
神鬼之事,他自然是不信的。赵寒犹豫了一下,还是遵从本心地点了点头。
这反应也太直接了!遭遇了会心一击,王柔干脆自然而然地摆出大受打击的样子:“你宁愿相信我一个典籍都背不出几本的人,会精通什么气象观测之法,也不愿意相信我身负神通?”
这两个选择哪个更离谱不是很明显吗?赵寒露出不认同的表情:“女郎有家学相授,何至于如此自谦?”
她像是会自谦的人吗?她是真的背不出几本。王柔转了转眼珠,收敛神情恢复了气定神闲的模样,不急不缓地说道:“可我是真的能看见。比如,即将发生在北地的那场大战,我看到了胜者的姓名是冯征。”
小说里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冯征,她是真的看到了。
赵寒的目光中流露出了些许意外之情,他看向神色笃定的王柔,语气中明显可以听出来赞赏之意:“我和郭兄讨论过双方的输赢,都认为冯征更可能赢得此战,赞同我们的人不多,没成想女郎也是其中一个。”
那你们可太优秀了。王柔的神色微僵,在心中默默吐槽道。
小说里的各种结局他们不会都能推断出来吧?她的剧本果然是拿了个寂寞吗?
“看不出来你也挺欣赏冯征的?”还这么大大方方地说了出来。王柔稍微抬头直视着赵寒的目光。
立刻又把头转了回去看向前方,赵寒语气淡然地回复:“冯征能走到今天这个程度,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我虽然无法否认这一点,却没有欣赏他的意思。”
是呢,他心中的明主是仁善有为的李容。王柔的视线飘向街道的一侧,正在为接下来的劝说组织言语。
她虽然没有说话,身后的王怡却很是贴心地替她做出了回应:“那可真是不巧,阿姐最欣赏的人就是冯征,在家中时不时的就会赞扬一下他。”
还以为王柔会对赵寒的话感到不悦,只是碍于之前的相救才保持了沉默,王怡顿时帮自家姐姐顶了回去。
气氛突然有些凝滞。赵寒依然没什么表情,保持原来的步速继续行走着。王柔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感慨她不该把毫不知情的妹妹带上。
郭攸面露恍然地开口:“难怪阿初回家之后向我打听了许多冯征的过往,我还当她怎么突然好奇起冯征了,想来就是这个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