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做人该低调(2/2)
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捡到,也只是当作一个普通的骰子来对待,没有百姓会将这个毫无辨识度的骰子和她联系到一起去。
毕竟她从来只是给亲朋好友以及最为关键的赵寒输出这些说法,并没有在城中也宣扬此事。
果然做人还是应该低调一点,她决定以后的手帕物件上也都不会留下标记了。
和先前的思绪纷乱不同,此刻的王柔已然十分镇静。不论是小说里的预言,还是赵寒本身的状态,都给了她十足的底气,让她做出这样的卜算。
“郭郎君,我相信王女郎一定是看到了结果。”周衙役担心这两人闹得不太愉快后,身负神通的王柔就算不主动做些什么,得罪了有大气运的人,本身就是一件容易被上天降罪的事。
不希望善良热心的郭攸因此遇到灾厄,周衙役赶紧出言打起了圆场:“上次王女郎预言李容会一统南方势力,果然李容现在已经是南方的大诸侯了。还有上上次王女郎预言祁阳城会有兵灾,果然北方那两个诸侯就是在祁阳城打了起来。”
这两个例子都是被记录在小说里的,王柔轻轻松松就可以预言出来。对于本身就已经有所判断的赵寒来说,还不足以使他彻底信服。但对于没有这等远见卓识的周衙役来说,这定然是一场场有上天指引的预知。
“女郎对天下局势确实见解独到。”郭攸把这些预言归功于王柔本人的见识,“只是与天意又有何关联?”
王柔转了转眼珠,不打算继续反驳下去。她只要说服赵寒相信自己就行,至于郭攸会不会认可这些话,于她而言并不重要。
“郭郎君谬赞了,我不过是多读了一本经典,称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就像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可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王柔双手背在身后,侧过身去转移了话题。
她可没有剿匪相关的学识经验,连士兵的种类和特点都记不明白,根本不知道这仗还能怎么打。
周衙役闻言又苦恼了起来,那不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对付张宁吗?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寒,想要听听自家城主有没有什么想法和吩咐,却发现赵寒显然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不同于坚决表示不相信的郭攸,以及已经被说服的周衙役,赵寒的心思可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
他一开始一点也不相信这种神神鬼鬼的说法,可是随着王柔始终如一的坚持,他的想法不禁产生了动摇。
这动摇一部分基于王柔从未说错的预言,另一部分基于对王柔本人的了解。
她确实喜欢说一些戏弄人的玩笑话。
比如在注意到周衙役的衣服肩膀处开了个口子后,明明可以委婉提醒一下,她却只是笑哈哈地说道:“周衙役,我刚刚施法剥橘子的时候,不小心施在你肩膀上了。”
然后一边吃橘子一边神态悠闲地看着慌里慌张去摸肩膀的周衙役。
这不合乎士族女子端庄淑宁的形象,她显然也并不在意。
可她在预言之事上的态度,看似同样是嘻嘻哈哈的,其实一直坚持如一。不论他或是郭攸如何提问质疑,王柔都会回答得滴水不露,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口,也没有一点一滴的退让。
她是认真的,赵寒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话题已然被王柔主动拨了方向,身为一城之主,他应该考虑讨论的是接下来的对策。
可赵寒好似没有注意到王柔递过来的台阶,他的心思还沉浸在刚才的争论之中。一句积压在心中的话终于还是被他说了出来,赵寒内心的犹豫纠结也在这句话的问出后被一扫而空。
“我只问这一遍,王女郎当真是看到了?”
耳边传来了赵寒的询问声,王柔转过头去,将视线从大堂的墙壁上移开,落在了赵寒十分认真的面容上。
她的呼吸突然停滞了一瞬,感觉整个世界中只剩下赵寒仿佛带有重量的视线,从他明澈的双眼中透露出来,压在了她的双肩上。
这是他愿意交付给她的信任。她肯定了,他就会相信。可若是他察觉到了不对劲,这很可能也是他唯一的一次交付了。
意识到这一点,王柔不由心生感慨。幸好她真的看到了许多事,不然她肯定会大脑一热,将说过的所有谎言,不论是善意的,亦或是为了捉弄人的,统统坦诚出来。
然后因为眼前令人尴尬的场面,而忍不住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地选择跑路。
王柔双手紧紧相握在一起,用同样真诚的目光凝视了回去:“我真的看到了,土地会干旱,城北意外燃起大火,冯征会赢得此次大战的胜利。还有,你会成为改变天下大势的那个关键之人。”
她将不属于小说里的预言内容单独刨了出去,就连天命意在冯征这种十分重要的话,都无法一起说出口了。
“好。”赵寒没有一点犹豫就做出了回应。不论这些说辞在不信仰神灵之人的眼中有多么荒诞无稽,哪怕他从未接触过这些奇幻的存在,他也决定去相信王柔。
相信她不会到了这一步还选择撒谎,相信他没有看错人。
他的表态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郭攸对赵寒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感到不可思议。周衙役默默感慨就连城主都改变了想法,神灵果然是存在的。王柔更是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努力许久的目标终于达成了,她反而有些手足无措,怀疑这个场景其实只是她的一场幻梦。
赵寒扫视了一眼变得呆呼呼的众人,神情十分自然,好似他刚才只是说了一句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语,而不是做出了一个一反常态非常不理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