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放异彩的他们(2/2)
与此同时,杨子灿真正的根基和后花园——粟末地政权及其庞大的海外版图,更是早就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狂飙突进的景象。
从阿布于大业四年重生至今,已经十五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粟末地就在默默地苟且中变成了一头巨兽。
政治,科技,经济,人文……皆可小看天下。
单单只是可统计的全部人口,早已经是三千八百万之巨!
这,如果不是看到各郡实在人口,谁会信呢?
大隋现在走的所有道路,都是粟末地政权在十五年间一步一步走过的道路。
粟末地,不仅是阿布所有能够设想出来新政的试验田,更是所有完全超越这个时代的一系列科技与文明的集中地、孵化地、爆发地。
在粟末地本土的中枢,年轻的长孙无忌已然成长为其政坛上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身兼契郡太守与户部尚书二职的他,将杨子灿的新政理念与粟末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他大力推动“技术贵族”的崛起,完善从“基础四籍”到“士籍”的晋升通道,使得粟末地的人才选拔机制比大隋本土更加灵活和高效。
在他的主导下,粟末地的户口统计、土地清丈、赋税征收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为庞大的海外拓殖和科技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其手段之老练,思路之清晰,让许多粟末地政权前辈都自叹弗如,堪称粟末地的“小太师”。
六
而在粟末地礼部,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也开始初露锋芒。
魏征!
这位历史上以直谏闻名的名臣,在秘密脱离长安众反王的基地、随其主公“殇”很快就到了粟末地的一个秘密后方基地休养。
不久之后,根据杨子灿的指示,魏征被安排进入到了粟末地礼部,在礼部尚书温璇手下担任礼部右侍郎。
起初,许多人都对这个“降臣”且性格耿介之人抱有疑虑,更何况还是在正牌王妃治下。
但很快,魏征没有辜负阿布对他的赏识和肯定,便展现了他那对照历史之镜的价值。
四十三岁的他,并未因身处新环境而改变其直言敢谏的本色。
上任伊始,便对粟末地政权内部普遍的铺张浪费、制度不协之处,上书直言开喷,措辞激烈。
然而,其过程与阿布前世历史上记载的糟糕境遇完全不同。
先是粟末地的真皇帝——杨子灿,对此非但不怒,反而多次公开嘉奖,称其为“镜臣”,能“正衣冠,明得失”。
而主政机构——粟末地政事堂,则对此系列喷子条陈,高度重视,一一回复并推出对应举措。
效能之高,就连初来乍到的魏征本人,也是大呼惊奇和咋舌。
魏征在礼部,主要负责文化教育与意识形态构建。
他协助进一步完善了新式学堂的体系,并参与起草了诸多引导社会新风尚的规章条文。
他那份执拗的认真劲儿,用在粟末地的制度建设上,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力作用。
七
在广袤的铁勒大草原西南部角落,有一座新城,被粟末地政权命名为北庭。
此地,原名吉木萨尔。
吉木,是汉人名之为金满的突厥语音译;而萨尔,就是突厥语城的意思。
所以,此地也叫金满城。
前汉时代,金满城为车师后国的王都;而到了东汉永平十七年,大汉朝廷在此置西域都护府,屯田车师后王部金满城。
如今,粟末地全取东突厥,兵锋自然就到了西突厥的东大门口。
北庭大营的驻地,就设在金满城,杨子灿亲自更命名其为北庭城。
北庭大营,在大将军素鼎方雄(苏定方)和长史武士彟的搭档下,稳如磐石,虎视眈眈西突厥。
苏定方,此时仍多用其胡名素鼎方雄,继续发挥其卓绝的军事天才。
他在北庭,不仅稳定了原本的铁勒诸部,更是对西突厥的渗透和防备做得滴水不漏。
而武士彟,离开长安之后,一路北上加入北庭军政大营,一下子就爆发出了其出色的行政和后勤才能。
早年穿梭于突厥大地的他,对于此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物产人物非常熟悉。
担任长史,实则是当地民政郡令,便开始长袖善舞、手到擒来,将北庭大营及所辖之境的民政,治理得可以比肩大隋内陆之地。
一个个规模或大或小的城镇,像繁星一样,依附在天神教神观所在之地,遍布东南铁勒大草原各地。
军屯,市场,牧场,工场,匠坊,学校,医院……麻雀虽小,一应俱全。
这使得北庭大营,在保持原有的强大武大威慑作用的基础上,还具备了极强的地方行政自我维持和发展能力。
苏定方,武士彟,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他们主导下的北庭大营,成为粟末地政权向西突厥拓展渗透、防御威慑的坚强支点。
八
北方的坚昆郡(原黠戛斯等地),主要地盘是太守古思汉的祖地。
而通守裴行俨,也展现出他除了勇武之外的地方行政的治理才能。
放下刀剑,化武入圣。
马上马下,皆为能臣。
他积极推行“草场承包,定牧轮耕,粮草轮作”的政策,不远万里从中原引进优质紫花苜蓿和中原最新优质种子,如玉米、土豆、春小麦等。
同时,鼓励部民学习毛纺、乳品、肉类、加工技术,通过粟末地贯通铁勒草原各地的东风快递和商号,将其输送往东西南三方大陆。
至于极北之地的森林和寒地,绝大部分还是尚未开发的原始状态,那里的人和地正在经受粟末地搜影的极地中队队长罗夫(楚科奇人,陆仟当初通过白令海冰桥探索美洲大陆的向导)团队的探索之中。
坚昆郡产销商业链的打通,使得这片昔日经济结构单一、纯粹靠天吃饭的单纯游牧之地,开始向半牧半农半工的综合经济体转变。
正因为如此,裴行俨本人深得当地部族拥戴,被尊称为“裴特勤”(意为王子/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