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追源者不弃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风蚀魔域的试炼与陈博士的留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风蚀魔域的试炼与陈博士的留书(2/2)

目录

“可信,然不可全信。”父亲的信中早已看透了这一点。陈博士或许本心不恶,但他对“门”的执念太深,行事方式偏激,早已身不由己,其最终结局难以预料。

这封信,是他良知的最后闪光,也是他将沉重的责任和未尽的道路,彻底交托给了刘臻。

刘臻缓缓收起信纸,心情沉重如铅。前路的凶险,远超想象。不仅要面对“基金会”的追剿,还要警惕神秘的“黑红衣”势力,甚至可能还有陈博士所暗示的、来自“门”本身或其他未知存在的危险。

他看了一眼昏迷的少年,又望向峡谷深处那被风沙笼罩的、罗盘指引的方向。

没有退路了。

他将骨管信笺小心收好,重新背起少年,灌满水囊,毅然踏入了风蚀魔域更深的腹地。

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警示,他的行动更加谨慎。他尽量选择夜间行进,利用星光和罗盘微光辨向,白天则寻找隐蔽的洞穴或岩缝休息,躲避风沙和可能存在的窥探。

越是深入,地貌越发奇诡险峻。有时需要攀爬近乎垂直的岩壁,有时需要涉过冰冷的暗河,有时则在深不见底的峡谷边缘艰难前行。有几次,他险些失足坠入深渊,全凭“引路杖”对地形的微妙感知和瞬间的本能反应才化险为夷。

途中,他再次发现了些许痕迹——几处被刻意掩盖的篝火余烬,一枚丢弃的、非“基金会”制式的奇特弹壳(疑似“黑红衣”势力?),甚至在一处岩壁上看到了一个匆匆刻下的、与陈博士信中描述相似的、代表“危险”和“绕行”的暗号标记。

陈博士似乎就在前方不远处,而且仍在暗中设法留下提示?

第七日,根据皮卷地图和罗盘显示,他们已极度接近魔域的核心边缘。前方的风沙忽然减弱,出现了一片相对平坦的、布满了黑色碎石的荒原。荒原尽头,是一座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如同被巨斧劈开般的暗红色山脉横亘天地之间,散发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罗盘在此地的指向变得异常坚定,中心晶体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稳定的光芒,直指山脉中部一道巨大的、仿佛通往地心的黑暗裂谷。

那里,就是最终的目的地——“归墟之门”的入口?

刘臻感到掌心烙印传来一阵阵强烈的、既有渴望又有敬畏的悸动。怀中的玉石罗盘也微微发热,与那片山脉产生着深层次的共鸣。

然而,就在他准备向裂谷进发时,目光敏锐地扫过荒原边缘的一处乱石堆。

乱石堆的阴影里,似乎躺着一个人影。

他心中一凛,立刻警惕地伏低身体,仔细观察。那人影一动不动,似乎并非埋伏。

等待良久,不见异常。他小心地靠近。

靠近后,他才看清——那是一个穿着破烂迷彩服、早已死去多时的男子。男子面色青紫,表情扭曲,似乎死前经历了极大的痛苦。他的致命伤是胸口一道极深的、并非利刃或子弹造成的撕裂伤,伤口边缘泛着诡异的焦黑色。

更让刘臻瞳孔收缩的是——男子迷彩服的臂章,并非“基金会”的标志,而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用暗红色线条绘制的、抽象的眼睛图案。

黑红衣势力的人?他们的人死在了这里?怎么死的?这伤口。

他仔细检查四周,没有打斗痕迹,只有死者凌乱的脚印,似乎是在仓皇逃跑中遭遇了不测。死者腰间挂着一个水壶,里面还有少许清水。

刘臻取下水壶,补充了少许水分。在死者贴身口袋里,他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防水袋,里面是一张绘制粗糙的、标注着几个红叉的局部地形图,以及一张小小的、材质奇特的黑色金属卡片。卡片上没有任何文字,只刻着一个与臂章相似的、更加精细的暗红色眼睛图案。

这张卡片是什么?身份证明?通行证?还是别的什么?

他将卡片收起,心中警兆更甚。黑红衣势力显然也抵达了附近,并且遭遇了未知的危险。这危险是什么?来自“门”?还是其他?

他不敢久留,背起少年,快速离开尸体,向着那道巨大的黑暗裂谷前进。

越是靠近裂谷,空气中的能量波动越是剧烈和混乱,风声中也开始夹杂着一种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嗡鸣声,令人心慌意乱。掌心烙印灼热异常,罗盘光芒大盛。

终于,他来到了裂谷的边缘。

向下望去,深渊不见底,黑暗如同实质,吞噬一切光线。只有凛冽的、带着硫磺味的寒风从谷底倒卷而上,发出呜咽般的呼啸。裂谷两侧的岩壁陡峭如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穴,如同蜂巢,深不可测。

罗盘的指引明确无误地指向裂谷深处。

入口在哪里?如何下去?

刘臻沿着裂谷边缘艰难行走,寻找着路径。很快,他在一处相对缓和的坡面上,发现了一条人工开凿的、早已残破不堪的之字形石阶,蜿蜒通向黑暗的谷底。

这就是通往“归墟之门”的路?

他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悸动与不安,紧了紧背上的少年,踏上了通往深渊的第一级石阶。

就在他踏上石阶的瞬间,怀中的玉石罗盘猛地一震,中心晶体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将周围照得一片通明!同时,谷底深处那低沉的嗡鸣声陡然加剧,仿佛某种沉睡的巨兽被惊醒。

整个裂谷,似乎“活”了过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