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追源者不弃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夜的对峙与守山人的考验

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夜的对峙与守山人的考验(1/2)

目录

冰冷的夜风穿过林隙,发出呜咽般的低啸。刘臻站在木屋门前,全身紧绷如弓,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一遍遍扫视着周围被黑暗吞噬的山林。那个清晰的、绝非善意的脚印,如同烙印般刻在泥地上,无声地宣告着方才的窥探。

对方是谁?目的为何?为何悄然离去?是警告?是试探?还是另有图谋?

掌心的烙印传来平稳却警惕的温热,怀中的碎片和令牌沉寂无声,并未感应到迫在眉睫的危险。但这并未让他放松分毫。能在如此近的距离窥探而不被他察觉,对方绝非等闲之辈。

他缓缓退回屋内,轻轻掩上门,却没有闩死。他熄灭了壁炉的明火,只留下一点微红的炭火余烬,让屋内陷入更深的黑暗。自己则隐入最深的墙角阴影中,手握紧了那柄暗青色长刀的刀柄,屏息凝神,将感知提升到极限,如同潜伏的猎豹,等待着可能再次出现的不速之客。

时间在极致的寂静中缓慢流逝。山林间的任何细微声响——猫头鹰的咕鸣、野鼠跑过枯叶的窸窣、甚至远处溪流的潺潺——都被放大,清晰传入耳中。

一刻钟,两刻钟......

就在刘臻以为对方真的已经远去,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的刹那——

屋外,极其轻微的、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的脚步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脚步声并非来自屋顶或远处,而是直接来自于门廊之下。极其缓慢,极其谨慎,正一点点靠近紧闭的屋门。

刘臻的心脏猛地收紧,呼吸瞬间停滞。他缓缓调整姿势,刀身无声地出鞘半寸,冰冷的刀锋在微弱的光线下闪过一丝寒芒。

脚步声在门外停下。一片死寂。

紧接着,一种极其细微的、仿佛用指尖轻轻刮擦木门的沙沙声响起,节奏奇特,时断时续,不像是无意间的触碰,更像是一种试探性的接触或某种古老的暗号?

刘臻凝神细听,那刮擦声似乎蕴含着某种独特的韵律,与他怀中那柄长刀刀格上的山峦印记隐隐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共鸣悸动。

是“守山人”?他们在用这种方式确认身份?

他心中念头急转,犹豫着是否回应。父亲的信息中提到“示刀为信”,但这深更半夜、鬼鬼祟祟的接触方式,实在难以让人完全信任。

就在他迟疑之际,那刮擦声骤然停止。门外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仿佛带着一丝失望的轻叹。

紧接着,脚步声再次响起,却是向后退去,似乎准备离开。

不能再等了。

刘臻猛地一咬牙,压低声音,对着门外沉声道:“门外何人?”

脚步声戛然而止。片刻的死寂后,一个苍老、沙哑、却异常平稳的声音缓缓响起,穿透门板,清晰传入:“山影重重,何处为峰?”

这像是一句切口暗语。

刘臻心中急转,回想父亲箱底刻录的信息和笔记中的零星提及,福至心灵,下意识地低声回应:“心向巍峨,自有路径。”

门外沉默了片刻,那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中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路径崎岖,可有凭信?”

刘臻不再犹豫,将怀中长刀完全抽出,暗青色的刀身在黑暗中仿佛吸收着微光。他将刀身轻轻贴在门缝处,让那独特的山峦印记隐约可见。

“守山之意,刃可为证。”

门外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吸气声。紧接着,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那道身影似乎靠得更近,在仔细审视刀身印记。

良久,那苍老的声音缓缓道:“信物无误。然,持刀者非常人。气息驳杂,隐有‘门’之波动,‘它’之腥膻,更有‘档案馆’与‘基金会’的尘嚣。你是刘正荣何人?为何持他信物来此?”

对方竟然能隔着门板精准地感知到他身上的能量残留和经历痕迹!其实力深不可测。

刘臻心中凛然,知道隐瞒无用,坦然道:“刘正荣乃家父。他已为守护‘源’而逝。此刀乃他遗物,指引我来此,寻‘守山’引路人。”

门外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夜风呼啸。刘臻能感觉到一股沉重而审视的无形压力透过门板传来,仿佛要将他里外看透。

“刘正荣,逝去了吗。”老人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复杂的惋惜与凝重,“可惜了一位真正的求索者,虽道不同,却值得敬重。你说他为守护‘源’而逝?莫非西边那场惊动地脉的震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