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追源者不弃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雾隐林的庇护与守山人的传承

第一百七十六章 雾隐林的庇护与守山人的传承(1/2)

目录

意识在黑暗的深渊中沉浮,每一次挣扎都牵扯着撕裂般的剧痛。刘臻感觉自己仿佛被碾碎后又勉强拼凑起来,每一次呼吸都如同吞咽着灼热的沙砾,每一次心跳都震得全身骨骼哀鸣。

不知过了多久,一丝微弱的凉意渗入唇齿间,带着清苦的草药味道,勉强滋润了干涸欲裂的喉咙。他艰难地掀开沉重的眼皮,模糊的光线刺入,带来一阵眩晕。

模糊的视线逐渐聚焦。他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陋却干净的木床上,身上盖着粗糙但柔软的麻布薄被。伤口被仔细处理过,敷着清凉的药膏,虽然依旧疼痛,却不再有灼烧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和潮湿的木头发霉气息。

他身处一间极其简陋的木屋,墙壁是未经修饰的原木,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一角有个小小的石砌火塘,里面炭火微红,煨着一个陶罐,散发着药味。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桌一椅,以及墙上挂着的一些风干的草药和兽皮。

窗外,是浓得化不开的乳白色雾气,寂静无声,只能隐约看到近处几株扭曲古树的黑色剪影。

这里是哪里?他得救了吗?

他尝试移动身体,一阵剧痛立刻从四肢百骸传来,让他闷哼一声,冷汗瞬间浸出。

“莫要乱动。”一个苍老、沙哑却平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刘臻猛地转头,看到一个身影倚在门框上。那人穿着深色的、用某种植物纤维编织的简陋衣物,身形干瘦,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肤色是长年不见阳光的苍白,一双眼睛却异常清澈明亮,正平静地看着他。正是昨夜在木屋外与他对话的那个守山老人。

“前辈。”刘臻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老人缓步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碗清水,递到他唇边。“你伤得很重,内腑震荡,经脉受损,失血过多。能活下来,已是侥幸。”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刘臻就着他的手,小口喝下清水,干涸的喉咙稍得缓解。“多谢前辈救命之恩。”他艰难地说道,“这里是雾隐林?”

老人微微颔首,将碗放在一旁:“是你命不该绝。若非你最后关头以自身为引,强行疏导部分爆裂能量护住心脉,又恰好倒在林外残留的‘宁神草’丛中,减缓了伤势恶化,我也无力回天。”他顿了顿,“此处是雾隐林边缘,我平日清修之地。”

刘臻心中了然。自己昏迷前拼死向外逃离,竟然真的撑到了守山人提到的“雾隐林”。

“那断龙台?”他急切地想知道结果。

老人眼神微凝,露出一丝复杂之色:“入口已彻底崩塌封死。那股苏醒的意志被强行打断,受创不轻,短时间内难以再兴风浪。你做了一件极其凶险,却也暂时阻止了一场浩劫之事。”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惊叹与凝重,“但也彻底激怒了‘它’,此间因果,已深种于你身。”

刘臻沉默。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让他心情沉重。代价太大了。

“基金会’的人。”他想起通道口的痕迹。

“全军覆没。”老人淡淡道,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贪婪无知,妄图窃取‘龙煞’之力,自取灭亡,还险些酿成大祸。尸骨无存,亦是咎由自取。”

龙煞?是指通道深处那被束缚的恐怖能量?刘臻记下这个守山人特有的称谓。

老人不再多言,转身从火塘上的陶罐里倒出一碗浓黑的药汁:“喝了它。你的伤势需静养数月方能恢复元气,但此地不宜久留。待你能下地行走,便需离开。”

药汁极其苦涩,却带着一股奇异的暖流,入腹后缓缓散开,滋养着枯竭的身体。刘臻依言喝下,感觉精神稍振。

接下来的几天,刘臻便在老人的照料下,在这间雾隐林边缘的小木屋中静静养伤。老人话很少,每日除了送药送食,检查伤势,便是独自在屋外雾气中打坐,或是处理草药,仿佛与这片迷雾森林融为一体。

刘臻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和半梦半醒间度过。伤势恢复得极其缓慢,每一次清醒,都能感受到身体内部的虚弱和疼痛。但他也利用这难得的平静时间,默默运转微薄的烙印之力,配合药力,缓慢修复着损伤。

期间,他尝试再次向老人请教关于“守山人”和“它”的事情,老人却总是避而不答,只是淡淡道:“知晓过多,于你眼下无益。养好伤,离开此地,方是正途。”

直到第五日,刘臻已能勉强坐起,依靠墙壁。老人送药来时,看着他,忽然道:“你体内‘钥匙’之力,与寻常不同。似与地脉有所共鸣,却又驳杂不纯,隐有‘门’之躁动与另一种更古老沉寂的气息。你从何得来此力?”

刘臻心中微震,没想到老人感知如此敏锐。他沉吟片刻,决定坦诚部分事实,取出那枚暗金色的金属薄片(父亲从“壁”外围所得):“晚辈之力,部分源自天生烙印,部分或因接触过此物,以及与‘门’和‘源’的接触所致。”他隐去了碎片和令牌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