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村支书到仕途巅峰 > 第313章 赵家堡村的创新举措

第313章 赵家堡村的创新举措(1/2)

目录

江辅臣和蔼地一笑,说道:“德禄同志,你不要紧张,我也是顺路来看看。”

说着,就走进村部的便民服务大厅,只见后面是红色的背景墙,前面是一个蓝色的全开放式窗口,后面摆着四张办公桌,上面摆放着“社保代缴”“户籍证明”“政策咨询”“惠农补偿”等十几个标识牌。

村级便民服务大厅这个概念,严格来说是十年后才产生的东西。

这是赵行健凭借上一世的记忆,先在赵家堡推行,在别人眼中,这毫无疑问就是一次创新举措了!

江辅臣顿时惊奇,说道:“在村里搞便民服务大厅,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里都可以办哪些业务?”

赵德禄指着前面的一排标识牌,说道:“代缴社保、医保,各种证明材料等,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我们村干部可以帮助跑腿,代替到乡里、县里代办。”

江辅臣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你这个便民服务很有创意,也真正服务方便了群众,做到了以人为本。”

就连跟在后面的省委副书记秦名义、市委书记江洪波、市长唐忠武、县长楚江才等人都面露惊讶,纷纷点头称赞。

这时,淮北省的日报、电视台的记者纷纷上前,对着服务大厅和赵德禄又是一阵猛拍,显然这是今天的新闻亮点。

江辅臣走出便民服务大厅,走到隔壁的一间房子,只见上面挂着“村民纠纷调解室”的牌子。

里面摆放着会座座椅,墙上还挂着村民调解的制度和章程等内容。

江辅臣很感兴趣,背着双手,仰头看上面的规章制度。

这个时期村里的村民调解能力基本丧失,因为老百姓经历了计划生育、征收农业税、提成款等几轮的蹂躏,各地激起群体反抗事件层出不穷,干群关系对立,乡村干部的威信和公信力完全丢失。

老百姓有事自然不会找村干部调解,更重要的是村干部说话也没人听,调解也是白搭。

所以这个时候赵家堡专门设置这个“村民纠纷调解室”就难能可贵了,也让人联想,是不是真有成效,还是摆花架子?

“赵德禄,现在基层群众工作很难做,这个村民调解室不是个摆设吧?”

省委副书记秦名义质疑地问道。

“领导,这个村民纠纷调解室,是咱们乡党委书记赵行健同志想的主意,目的就是促进村民和谐,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只要不是犯法的事情,村里就能协调解决。”

“具体做法,就是成立赵家堡村村民调解委员会,支部书记任主任,成员包括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各居民组的组长、德高望重的老长辈等组成。”

“运行了两个多月,目前已经成功化解十多起矛盾纠纷,这是我们的记录台账,近段时间,我村实现了零上访……”

赵德禄此时明显大胆多了,说话也不结巴了,从抽屉里取出调解记录摊在桌子上。

上面还有调解人的签字,以及矛盾化解后,双方按手印的承诺书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