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赵家堡村的创新举措(2/2)
江辅臣、秦名义、洪胜男等领导都凑上前查看,纷纷点头。
“在当前基层群众工作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赵家堡创新方式,率先推出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室,是一次大胆成功的尝试,也是服务群众的有效举措,值得大力推广……”
江辅臣当场对这项举措表示肯定,并且向队伍后面的省委办公厅的同志招了招手,安排他们记下来,今后准备在全省倡导推行。
江辅臣又来到挂着“农家书屋”的房间内,只见里面摆放着五六个大书架,全都摆满了书籍,分成了“文学艺术”“农业知识”“实用技术”等好几个类别。
农家书屋此时已经开始全国推广,但是由于许多村条件限制,大部分都没有落实,像赵家堡这样的高标准,是很少见的。
紧接着回,江辅臣在“临时日间照料中心”的牌子前停下,只见里面有几个房间,摆放床和座椅,还有几个老人坐在里面下棋。
“这是干什么用的?”
虽然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意思,但是江辅臣还是扭头看向赵德禄问道。
“江书记,跟您汇报一下,这是我们乡赵书记推出的一项暖心便民服务。”
“就是村里群众家中临时有事,老人、小孩无人照顾,就可以送到村部的‘临时照料中心来’。”
“村里请义工,帮助临时照看,提供午餐、晚餐和休息场所,方便群众,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赵德禄立刻解释道。
江辅臣听了,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说道:“这个好,又暖心又人性,真正心系群众,把村部当成服务群众的堡垒,凝聚了民心。”
赵行健就说道:“江书记,未来农村养老问题也是大事,等资金充足,我们会建设专门的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场的各级官员,都向赵行健投来敬佩的目光,这家伙当一个乡党委书记实在屈才了!
就连对赵行健一直心存芥蒂的江洪波和楚江才都不禁暗暗佩服,这小子的确有两把刷子。
秦名义也暗暗感叹,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秦少游败给这小子不亏!他要是有赵行健十分之一的能力,这次也不至于吃了这么大的暗亏!
洪胜男也是面带微笑,用欣赏的目光凝视赵行健,他脑子真是灵活,不但敢想敢干,工作方式方法上真是有一套,父亲的确没看走眼!
江辅臣走出村部,来到对面的村小学的门口。
见大门锁着,里面正在上课,就没有打扰,随口问赵德禄:“你们村小学有多少学生?”
赵德禄立刻恭敬地说道:“将近二百个学生,十个老师,从学前班到五年级,班级都开全了,孩子就近上学,还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