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2209章 兵锋所向

第 2209章 兵锋所向(1/2)

目录

白秀然放下手中的《黄帝阴符经》,抬眸回应道:“她今晚在营中值戍。”

自从武俊江和孙安丰后方安定,右武卫就失去了它固定的“守夜人”,只能由诸位将官轮流充任,段晓棠自然也不例外。

以段晓棠如今的地位,夫妻俩倒不担心她身份暴露的问题,反倒转变为对各自值戍待遇的比较。

徐昭然叹了口气,颇有些羡慕地道:“诸卫大营将官的营房,比宫里强多了。”

白秀然既没亲自去过诸卫大营,也没进过千牛卫的营房,闻言不由得疑惑道:“是吗?”

毕竟以常理论,都觉得皇宫集天地之精华,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

徐昭然摆事实讲道理,“至少比我们宽敞得多。”

更何况,千牛卫身处皇城之中,往来之物查验更为严格,好些私人物品都不好捎带进去。

哪像外头的诸卫大营,只要肯费点腾挪的功夫,细心布置一番,关起门来和家中起居别无二致,自在得多。

第二天一早,段晓棠轮值结束,刚从营中出来,就直奔徐家而来。

显然是还没钓够,琢磨着给自己找乐子,顺便给亲朋好友加餐。

徐昭然出门上值,便只有白秀然陪坐在一旁,手里也应景地拿着一根鱼竿。

两人并坐在一处,白秀然忽然凑近,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凝重地道:“昨晚徐大同我,明年或将起兵事。”

徐昭然常在御前当值,消息自然比别处灵通得多,甚至能从近来见驾的臣子言行、朝堂的微妙动向中,窥见一丝不寻常的端倪。

段晓棠诧异地转过头看向白秀然,就大吴这个社会秩序,哪里没乱子?哪里不需要兴兵平乱?

但大打还是打,意义截然不同。

段晓棠握着鱼竿的手微微一顿,目光从水面的浮漂移开,语气带着几分凝重问道:“哪个方向?”

白秀然一看段晓棠的反应,就知道这样的道消息尚未真正进入到军方的战略流程,不过是朝堂高层私下揣测的风向。

沉吟片刻,斟酌着道:“我们猜,不是东就是西。”

这话并非毫无根据的妄断。

往南去,要么是茫茫大海,劳师远征且收益甚微。要么是烟瘴弥漫的蛮荒之地,士卒易染疫病,行军作战难度极大。

北边又是突厥这般的庞然大物,前些年征战不断,好不容易才达成和平协议,各自休养生息,此刻贸然动兵,无异于打破脆弱的平衡,绝非明智之举。

唯有东西两个方向,相对而言进军更容易些。

往西是诸多四分五裂的国,彼此纷争不断,实力薄弱。

往东则是盘踞辽东的高句丽。

在中原天朝上国的认知里,这两者都是理论上伸伸手指就能碾碎的蕞尔国。

当然历史经验一次次证明,中原大国在它们身上翻车的次数也不少。

段晓棠几乎没有犹豫,笃定道:“大概率是高句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