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朕,有钱了(2/2)
总督满桂可以将全部精力都用在正面防御上,再无后顾之忧!
“陛下圣明!”张维贤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说实话,他和其他的勋贵做梦都没想到,这个困扰了大明近百年的难题,竟被这位新君用结盟、出击这等雷霆手段,在不知不觉间就给化解了!
“北方无忧,京畿稳固,”朱由检的木杆点了点,“这便是我大明棋局的天元之位,已然被朕牢牢攥在了手中。而能做到这一切,还有赖于第三点——”
他收回木杆,看着张维贤,缓缓说道:“朕,有钱了。”
这几个字说得平淡,听在张维贤耳中,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具力量!
朱由检轻描淡写地说道,“如今朕的内帑之中,尚有余钱。至少,支撑一两场大战,不必再如先前那般捉襟见肘,处处受制于人。”
张维贤听到此处,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想起了过去那些年身为武将的屈辱与憋闷。
边关将士浴血奋战,朝廷却连足额的粮饷都发不下来;兵部要钱,户部哭穷;好不容易拨下一点款项,层层盘剥,到了士兵手上,已是十不存一。
想起自己为了给麾下儿郎争一笔过冬的棉衣钱,不得不去给那些个脑满肠肥的户部主事赔笑脸,甚至要去求见那权倾朝野的九千岁,看他手下干儿义孙的脸色。
那时的天,是灰的。
那时的朝堂,是烂的。
先帝天启虽非恶君,却耽于木匠活计,将国之大柄,悉数托付于阉竖魏忠贤之手。
满朝文武,要么成了阉党,同流合污;要么东林结党,空谈误国。
谁又曾真正将目光投向那些在边关冰雪里冻饿而死的士兵?
谁又曾真正为这风雨飘摇的社稷思虑一分?
他张维贤,空顶着一个英国公的爵位,上不能匡君,下不能安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宗打下的江山,如同一棵被蛀空了的大树,从根上一点点烂掉。
他无数次在深夜里惊醒,梦见太宗文皇帝与自己的先祖忠壮公在天上怒视着他,质问他为何如此!
而现在……
京营强大,是可战之兵!
北方无忧,是可守之土!
内帑充盈,是可用之钱!
这一切的变化,不过短短两年!
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天子,登基之后,先以雷霆之势,查抄晋商八大家,得其泼天财富,以为经武之资;再以霹雳手段,整顿京营,斩杀勋贵,将京师兵权尽揽于手;继而纵横捭阖,联蒙灭寇,一举解除了数十年来的北疆之患。
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般精准,那般狠辣,那般出人意料,却又环环相扣,合乎大道!
这是何等的心胸!何等的魄力!何等的圣明!
张维贤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胸口直冲眼眶,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了。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先祖,看到了靖难之役中随成祖皇帝浴血奋战的无数英灵,他们脸上的怒容,似乎正在渐渐消散,化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
祖上的荣光!
那份遗失了太久的,属于武勋的,属于大明军人的荣光,似乎……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