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好腿,好球,好圆…尼玛太犯规了!(1/2)
传统体育界声嘶力竭的抨击与“大儒”们惊世骇俗的“辩经”,将“狱BA”第二场比赛的热度推向了新的高峰。
全美民众,无论是渴望看到更“癫”场面的拥趸,还是抱着“我看你还能怎么作妖”心态的围观者,都将目光投向了底特律。
人们翘首以盼,想看看揭幕战的“癫”是昙花一现,还是这个联赛的常态?它还能整出什么新活?
“狱BA”第二场常规赛事,由芝加哥公牛队客场挑战底特律汽车人队。
从队名即可窥见一二,汽车人队的成员主体,是底特律汽车产业因各种原因锒铛入狱的工人。
他们是“穷人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代表着工人的坚韧与……在“狱BA”语境下,对“科技”的依赖。
汽车人队由一家医药公司独家赞助,该公司研制出一款“活力丸”,野心勃勃地打算将这场比赛作为其产品完美的广告舞台。
据说这款“活力丸”的主要成分之一是“kekay”,咳咳,这是商业机密,不便多言。
比赛一开始,汽车人队的策略简单、粗暴:不惜体力的奔跑、奔跑、再奔跑!
他们放弃了复杂的战术配合,就是全场紧逼,高速轮转,用疯狂的跑动和身体接触来弥补技术上的粗糙。每一次防守都像是最后一次,每一次进攻都带着一股蛮不讲理的冲劲。
他们的支持者,主要是底特律本地的工人群体以及一些坚信“科技改变命运”的“穷人派”粉丝,也完美继承了球队的风格。
他们不像芝加哥的帮派分子那样组织严密、善于心理恐吓,但他们拥有工人阶级特有的持久力和大嗓门。
从开场第一秒起,他们就对公牛队,尤其是对“黑豹”利昂·乔丹,报以持续不断、震耳欲聋的狂嘘。
那声音如同底特律工厂里永不停歇的汽笛,连绵不绝,试图用纯粹的噪音海洋淹没对手。
其持续不断的能量输出,让人很难怀疑他们(以及场上的球员)的精力能否撑过半场。
答案,就隐藏在半场休息时段。
半场结束时,比分焦灼,但汽车人队凭借其不惜体的消耗打法略占上风。
当公牛队球员瘫坐在板凳上,抓紧每一秒恢复体力时,汽车人队的教练和队医,公然拿出一个个小药瓶,分发给汗流浃背的球员们。
这还没完!
与此同时,看台上,医药公司的代表和志愿者们,开始向那些呐喊得面红耳赤的汽车人队的支持者们免费派发小包装的“活力丸”试用装!
扩音器里传来充满力量的声音:“亲爱的汽车人队支持者们!让我们与汽车城的小伙子们同心协力!服用‘活力丸’,注入持续的动力,为我们的球队呐喊到最后一刻!用科技的力量,碾压一切对手!”
这一幕,通过自由之音播音员略带震惊的描述,传遍了全国。
尽管早就知道“狱BA”公然支持“医药科技”,但这么赤裸裸地、理直气壮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依然让无数收音机前的听众感到一种价值观层面的强烈震撼。
这简直是……太踏马坦诚了!
但真的有用!
下半场开始,“科技”的效果开始显现。
汽车人队的球员们仿佛被重新上紧了发条,他们的跑动更加积极,冲抢更加凶猛,之前因为体力下降而出现的防守漏洞似乎也被这股“活力”暂时填补了。
看台上,服用了“活力丸”的支持者们,呐喊声也愈发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如同不知疲倦的工业机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令人窒息的“能量场”,从精神和体力上双方面压迫着公牛队。
比分一点点拉开,场面似乎正朝着医药公司预设的“科技碾压天赋”的剧本发展。
不少人以为结果就像播音员说的,汽车人队就这样依靠“科技”的力量,用人海……不,是药海战术,平平无奇地碾压天赋派!
很多人甚至感到有些失望——这是他们预想中的“癫”,一点也不惊喜。
然而,他们还是忘了,“狱BA”最不缺乏的,就是意外。
这一次轮到安妮让他们见识什么叫TMD惊喜了。
揭幕战时,公牛队差点因为场外支持力度不够而落败,这让安妮耿耿于怀。
“黑豹”虽然如同上帝附体般赢了,但总不能每次都指望上帝下凡吧。代言人可以输,但绝对不能是因为赞助商不够给力而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