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 第421章 回京述职

第421章 回京述职(2/2)

目录

就连一向欣赏、维护陆临川的张淮正,此次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终在几次非正式场合流露出不赞同的態度。

他理解陆临川或有苦衷,但如此公然违背朝廷明旨,於法於理皆不合,长此以往,非人臣之道。

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政见之爭,演变成了一场对陆临川个人忠诚度的集体质疑。

各省巡抚、布政使的奏疏也相继抵达,虽言辞含蓄,但意思明確,无不表示对此事的“忧虑”和对朝廷“纲纪”的维护。

姬琰面临著亲政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和舆论压力,独自守著东征的秘密,左右为难。

“一群蠢材!庸臣!只知盯著眼前一亩三分地,死抱著陈规旧矩!岂知怀远所谋,乃千秋之功,社稷之利!”

他在心底无声地咆哮,但面上却不得不维持著帝王的平静,甚至偶尔还要对弹劾的奏章“留中不发”或“朕知道了”地敷衍过去。

然而,强行压制並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谣言更加猖獗,朝野人心惶惶。

有人开始暗中猜测,陛下是否已被陆临川架空

还是说,陛下有意纵容,另有图谋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一日,姬琰再次召集內阁辅臣於御书房议事。

姬琰开门见山:“近日弹劾怀远的奏章,堆积如山,诸卿皆已知晓……朕,亦深感忧虑。”

徐杰率先开口,语气沉痛:“陛下,陆学士有功於社稷,然功不掩过。”

“此番无视朝廷明詔,擅启东南战端,虽收復澎湖,然其行径……”

“若不加惩戒,恐天下效仿,国將不国。”

严顥捻著长须,缓缓道:“徐阁老所言,虽言辞激切,然不无道理。”

“陛下爱才之心,老臣深知。”

“然陆学士此举,確实授人以柄,物议沸腾,於朝廷威信有损。”

“长此以往,非但於陆学士清誉无益,亦恐令陛下圣明蒙尘。”

张淮正心中挣扎,最终还是嘆了口气,出列道:“陛下,怀远或有其不得已之苦衷,然……然程序有亏,难以服眾。”

“为今之计,需得儘快平息物议,安定人心。”

赵汝成立刻附和:“陛下,陆学士纵有千般理由,也当先回朝廷,向陛下,向百官解释清楚!”

“岂能拥兵在外,行此惹人疑竇之事”

姬琰沉默地听著,目光从四位重臣脸上一一扫过。

他知道,这已经是內阁,乃至整个朝堂的主流意见,也是目前唯一能暂时平息风波的办法。

让怀远回京。

一方面,可以堵住悠悠眾口,表明朝廷对此事的重视和皇帝並无偏袒之意。

另一方面,陆临川离开东南,也能让那些担心他“割据”的人暂时安心。

最重要的是,自己也確实需要当面与怀远商议东征的细节,以及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诸卿所言……老成谋国。”姬琰缓缓开口,“陆临川身为钦差督师,久在外省,確也应回京述职,面陈东南军政事宜。”

“擬旨,著陆临川將东南军政事务暂交副手署理,即刻启程,回京述职!”

“陛下圣明!”四位阁老几乎同时躬身,心中都暗暗鬆了一口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