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抢占先机(2/2)
发兵不能耽搁,但彭城也是要去的,所以两全其美的办法,是整军出发,走邗河水路到下邳,然后让大军暂时驻扎,王謐则是单独乘船,赶去离著下邳一百余里的彭城,来回两天足矣。
他和谢韶何澄说了打算,两人虽然赞同,但也不免心中惴惴,毕竞他们之前还没有领军出征,王謐离开后,要是敌人打过来怎么办
王謐见状,安慰道:“你们不用担心,燕军骑兵虽快,还没有胆子直接打下邳。”
“毕竟我朝主都在不远的彭城,隨时都能攻击燕军侧翼。”
“到时候你们即使遇敌,也可以据城防守,只要切记野战不要正面硬拼,而是用船队藉助水道骚扰袭击燕军侧方,他们就无法全力攻城。“
“再说了,我一个没上阵的,都能打胜仗,两位家学渊源,肯定比我强得多。”
两人虽然知道王謐是给自己打气,只得道:“我等尽力而为。”
王謐点头道:“好,整兵三日,一早便发兵北上,建功立业,便在今日!”
谢韶何澄听了,也不禁心潮澎湃,同声应和。
就在王謐准备发兵的同时,燕国的都城鄴城,皇宫之內,皇帝慕容暐坐在王座上,召见前来求见的太原王,太宰慕容恪。
作为燕国这些年百战百胜的名將,慕容恪在面对敌手的时候,往往初时並不占优,甚至多有处於下风,被敌人击败的情况。
但慕容恪的长处在於,他的临战能力很强,对敌时候能够屡出奇策,扭转局势,隨后在种种手段下,胜利的天平最终都会向他倾斜,一个个曾经压制过他的对手,最终都败下阵来,沦为慕容恪的战绩。
这便是慕容恪號称生平未尝一败的由来,他的对手从石虎到冉閔,从段龕到吕护,从宇文氏到扶余高句丽,全都被他耗死了。
这数十年来,慕容恪对燕朝忠心耿耿,其位高权重后,仍然极为谦逊,进宫也是孤身一人,以避免猜忌。
他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也懂得韜光养晦,但有时候,不是他低调,就能避免別人的疑心的。
就像慕容暐,其登基也是仰仗慕容恪总摄朝政,稳定朝局,慕容恪对內宽政,对外用兵,让燕国能够抗衡东晋符秦,居功甚伟。
但慕容暐本人却才能平庸,他见国势尚好,便起了安逸之心,开始变得昏聵好色,耽於享乐,后宫嬪妃多达数千人。
他只好色也罢了,又不纳申绍之言,又因为对慕容恪渐渐產生了猜忌,纵容太后可足浑氏与太傅慕容评祸乱朝政,打击异己。
尤其是和慕容恪交好的慕容垂,被可足浑氏所猜忌,其王妃段氏被可足浑氏抓住拷问而死,至此两边结下了梁子。
而身为太傅的慕容评,也极为嫉妒两人的才能,便和可足浑氏勾结起来,行打压之事。
去岁慕容恪和慕容垂打下洛阳后,更受猜忌,於是慕容恪生病后,便被召回鄴城养病了。
对此慕容恪心知肚明,他以大局为重,自然不会说什么,但最近朝廷在充州用兵,却让他觉得嗅到了些危险的苗头,於是便进宫求见慕容暐。
听慕容恪说完,慕容暐皱眉道:“皇叔是说,慕容厉在兗州可能会陷入不利局面,所以想要带兵驰援呼应”
“且不说皇叔身体有恙,局面还没到那么差的地步吧”
慕容恪听了,劝道:“臣听闻数月前海州岛被晋军攻打,岛上船场被毁,近千兵士全部战死。”
“这说明晋朝那边,出了个麻烦人物。”
慕容暐不以为然,“区区几百人,之前我燕国战死的兵士多了,太原王是不是想多了”
慕容恪解释道:“兵士数目確实不多,但却有个对我朝不利的趋势。”
“这说明东晋已经开始利用水道,以战船水军为主力作战了。”
“其实战船和骑兵很相似的,一个是利用船只,一个是利用马匹,节省兵士体力,加快行军速度,从而取得战场上的主导权。“
“若晋朝那边有利道,勾连防线,我骑兵在近区域,將毫优势可。”
“彼时晋朝那边送来船只时,臣就建议,儘快训练水军,可臣听说陛下將其大部分都放在鄴城附近,满载歌女舞妓,以为出巡享乐之用,乃是错失了先机啊。”
慕容暐听了,脸色涨红,不悦道:“吾等马背上长大,自然依仗骑兵,搞战船这种奇技淫巧,徒自坏了国本!”
慕容恪忍住气,“话虽如此,即使我朝不建舰队,也不能让东晋成了气候。”
“对方这次有备而来,还请陛下让臣领三万兵马,让臣助慕容厉攻入徐州,毁坏晋朝舰队码头,起码能保我朝十年平安。“
慕容暐摇头道:“太原王了,谁来守鄴城”
“要是他们船队那么厉害,从水路打到鄴城怎么办“
慕容恪沉声道:“所以要先发制,打下彭城!”
彭城所在的泗水,若是北上打通兗州的古任城国,便可以通过兗州水系直达洛阳,北上可以联通黄河,逼近鄴城。
在慕容恪看来,想要扼杀东晋战船的攻势,就要反过来控制河道上的关键城池。
而彭城,就是这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