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385章 正统十四年

第385章 正统十四年(1/2)

目录

第385章正统十四年

如今的朱高煦,已经算是一个老司机了。

因而,在抵达后世后,他轻车熟路地驾驶著货车驶向农家乐。

將车缓缓地倒进农家乐后,朱高煦从车上一跃而下。

“店——””

朱高煦刚想呼喊店家,却发现屋檐下正坐著一个熟悉的身影。

“咦,老三,你竟然还待在后世啊,难不成这些日子你一直没回到大明”

朱高煦可是记得,自打上次刺杀司马师后,两人便分道扬鑣。

他在三国时期待了一个多月,换成后世的时间,老三在后世差不多等了他四五天的时间。

感动!

不过,片刻后,朱高煦就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面对他的招呼声,老三依然稳如泰山,低著头玩著手机,一言不发。

就好似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一般。

要知道他倒车入库的动静可是极大,而且,还特意和老三打招呼。

老三这是什么情况

朱高煦当即跨出几步,走到朱高燧的跟前。

此时的朱高煦发现,老三朱高燧虽然在玩著手机,但是手机中的內容,他却怎么都看不懂。

“老三。”

朱高燧依然没有抬头。

“老三!”

朱高煦一声爆喝,朱高燧终於將头抬起。

(请记住101看书网超便捷,s??.隨时看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在看到朱高煦后,朱高燧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二哥,你回来了。”

等待许久,他终於將二哥盼回来了。

这也就意味著可以跟著二哥前往其他朝代了。

但是——

如果前往其他朝代的话,就没有游戏玩了。

一想到游戏,朱高燧猛地低下头,看向手机屏幕,却见手机屏幕已经变成了灰色。”二哥,我死了,都是你害的。”

“什么你死了还有,你手机上的这个玩意是什么”

朱高煦一头雾水地问道。

“这是后世的游戏,名为王者农药,刚好,二哥你回来了,我也给你下一个,你我兄弟齐上,岂有一合之將。“

“啥玩意”

朱高煦挠了挠头。

怎么他离开一个月的时间,老三说的话他听不懂了。

“二哥,一下子也解释不清,把你手机给我,到时候我教你怎么玩。“

朱高煦有些懵逼地將手机递给朱高燧。

他倒要看看,这是个什么玩意。

在等待下载的时候,朱高煦向著朱高燧打听起张泊的事宜。

“老三,店家呢。”

朱高燧还未回答,两人的身侧就传来了一阵声音。

“咦,高煦,你回来了,我就说听到前院有动静。”

张泊从屋子侧面走出,缓步走到朱高煦的面前。

“嘿嘿,店家,许久不见了。”

“也没有多久,按照后世的时间,也就四五天的功夫吧。”

与朱高煦寒暄完,张泊注意到了院子里停靠的货车。

相较於出发时的样子,眼前的货车真是大变样。

车身上的漆被剐蹭了不少,车头的保险槓已经完全变了形,上面还有著清晰可见的撞击痕跡。

这倒也能够理解,毕竟当初朱高煦他们可是凭藉著此车衝出了洛阳城。

除了这些,货车的大灯少了一个,轮轂上也沾满了厚厚的泥土。

朱高煦竞然还能够將它开回来。

“高煦,你怎么驾驶著货车回来了你与翼德抵达成都了吗话说翼德呢”

“店家,这件事说来话长,我与翼德此行並未前往成都,而是前往了陇西郡。”

“嗯陇西郡”

“是的,因为现在的姜维正在第七次北伐。

按照翼德额度设想,是与姜维见上一面,然后跟著姜维返回成都。

如此,比我们直接前往成都是要方便不少的。”

好傢伙。

未曾设想的道路。

“原来是这么回事,也就是说,翼德已经见到了姜维。”

“是的,店家,我见也没我什么事了,便直接回来了,对了,店家,还要麻烦你件事,我这货车快没油了,需要加点油。“

“,此事包在我身上,你先把你这货车开回永乐朝,等我消息。”

“好嘞。”

朱高煦与张泊交谈完,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朱高燧的身上。

“老三,吧,回永乐朝。”

朱高燧点点头。

他们此行已经出来近两月了,確实该回去看看了。

“是,二哥。”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今日的天空仿佛被一层厚重的灰幕笼罩,阴云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乌云如墨,层层叠叠地堆积在天际,仿佛要將整个紫禁城吞噬。

细雨从天空中飘洒而下,不是倾盆大雨,而是那种绵密而无声的雨丝,像是上天在低声啜泣。

大明迎来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刺部首领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进犯大明。

虽然大明前期失利,但是在眾位大臣看来,抵御住也先的进攻並非难事。

但是,大明皇帝朱祁镇並未听从大臣的意见,转而选择了御驾亲征。

七月十六日,朱祁镇率领共计五十万的大军出发。

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变爆发。

英国公张辅、駙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门堃、户部尚书王佐等五十余位朝廷重臣战死,五十万大军死伤大半,仅有少数回到京师,大批衣甲器械輜重尽为也先所得。

消息传回京师,朝野震动。

而今日,便是议事之时。

紫禁城,奉天殿后殿。

如今,大明所有的重臣皆齐聚於此。

只是,他们皆是一脸凝重的神色。

瓦刺大军直奔京师而来,此刻的京师,已经危如累卵。

“是战是和,我们议一议吧。”

一位身著深青色翟衣的妇人开口道。

其虽已年逾四十,但是依然风姿绰绰,足以见她年轻时的容貌非凡。

她正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当今皇帝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

“太后的意思,眼下大敌当前,希望大家这次能认真筹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在旁恭敬地站著,为孙太后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