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愁云惨澹(1/2)
第566章愁云惨澹
北风就好像在翻山过河的时候遭受了极大委屈一般,到了洛阳,便彻底爆发出来,呜呜作响,尽情倾泻、破坏,將燕营內的旗帜吹得七零八落的。
忍受著寒风的吹打,本就不愿意出征作战的燕(姚)军將士,怨气就更加重了,只不过,被姚襄很好地转移到鄴城方面了。
数日间,怨燕帝、骂朝廷的声音,甚至直接出现在姚襄营中..
姚襄的心情也很差,兵临洛阳后,他的注意,很快就从追悔往昔的悵然中摆脱出来,但紧跟著直面的现实是戴施对金墉城严密的防守。
依姚襄最初的预计,桓温撤军后,洛阳空虚,一干明显被当做弃子的留守部队,必然士气低落,军心不稳,可以轻易攻取。
然而,带著一颗捏软柿子的心態,结果碰到一根硬骨头,也就是姚襄没有死磕的想法,否则牙都得崩掉几颗。
金墉难克,这是姚襄在亲自勘察城防之后,便得出的结论,出於保存实力的缘故,兵临城下数日,姚襄一直按兵不动,未遣一卒,未发一矢,只是去城二十里下寨,仅仅起个监视的作用。
姚襄的保守,几乎是写在脑门上的,既如此,戴施反而来劲了,竟敢主动出城,袭击姚襄营地。
也不大动干戈,就率一支百骑队出击,更不恋战,不求多大斩获,一切以袭扰为主,打完就跑,搅得姚襄怒火中烧,却无法採取有效反制措施。
在戴施的袭扰下,姚军士气更低了,严寒正在一日日加深,军需补给却始终是个问题。
慕容儁虽让河內、汲郡、滎阳等地给他供馈军輜,但三地一则財货匱乏,二则转运並不积极,这让姚襄深以为忧。
军情不利,但以姚襄强悍的个性,尚且能够咬牙坚持,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断,留守河阴休养,並给姚襄看守、供馈军輜的长史王亮,在营中病死了...
此事对姚襄而言,无疑又是一桩打击,王亮是他的忠诚谋主,更是他的良师益友。
此番,特地不让他到洛阳从征,就是担心其身体,不料还是没能鏖过。哪怕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王亮真辞世了,姚襄心头也是无限感伤!
王亮一死,他又痛失一臂膀了。
对如今的姚氏来说,几乎每一个才士、部眾,都是宝贵的。过去几年,兄弟、族人、部將,姚襄丟掉的人太多了,姚羌集团也由此步向沉沦。
而王亮的死,就仿佛预示著,姚氏的霉运还未散去,姚羌的衰弱仍在持续一般...
姚军营內唯一一座勉强看得过去的大帐內,几名姚氏部將齐聚,围著一堆篝火,搓著发僵的手,嘴中则抱怨不断。
“天气苦寒至此,手冻得刀都挥不动,还打甚仗”
“將军,军中御寒被服严重不足,已经伤了、病了好些弟兄!”
“粮草被服供应不上,援军也不见个影子,气候又如此恶劣,如何攻城”
“燕帝根本不知兵!”
“依我看,朝廷这是让我们到洛阳送死!”
“鲜卑朝廷,岂能把我们羌人当自己人”
”
”
一眾姚氏部將,像怨妇一般,在姚襄面前大倒苦水,越讲越没边,越讲火气越大。
虽然姚襄也乐於转移將士怨气,但见气氛如此火热,几近失控了,也不得不主动控场,怒斥一声:“够了!”
“抱怨,牢骚,谩骂......”扫著诸將,姚襄冷声道:“尔等有这閒情精力,不思安抚军心、思谋破局,徒在本將面前埋怨,有何益处”
姚襄一番呵斥,就像一盆凉水,將篝火给帐內带来的些许暖意,一下给浇下去了。
眾將表情微滯,多面带不服,但见姚襄那阴沉的表情,又不敢再直接反驳,气氛持续往低沉、糟糕的方向滑落了。
良久,还是羌酋敛岐开口,打破沉闷:“將军,弟兄们也是心中焦急,苦无办法!我军当前处境,实在不利,將士们也实在难以长久坚持。
眼下军中怨言四起,军无斗志,士无战心,晋军又不时侵袭,耽搁下去,形势必然危险.....
”
“依你之见,我当如何”对於这些情况,姚襄一副我比你清楚的样子,冷冷地打断他,反问道。
敛岐有些不敢与姚襄对视了,但沉默少许,还是咬牙道:“金墉城防,远比我们预想要坚实,仅凭我军实力与准备,著实难以攻取。
即便慕容评大军抵至,值此寒天冻土,恐怕也难拿下金墉。
以末將之见,將军不若上表燕帝,陈述军情,请求撤军,若待来年开春,天气回暖,晋军又经过一个冬季的消耗,届时粮短人困,必能克之!”
显然,姚军这些將领,战意全消,已经彻底不想打这一仗了!
而这也让姚襄更加愤怒,他可以接受大伙对鄴城朝廷的不满,甚至乐於见之,但不能容忍,他们连基本的斗志都丧失了。
在眾人惊愕的目光中,姚襄几乎暴起,怒斥道:“些许苦寒,零星袭扰,便让尔等丧失斗志了尔等还是我羌族豪杰,姚氏勇士吗”
姚襄在这里唱高调,敛岐也面露不满,忍不住懟一句:“这种明摆著让弟兄们送死的乱命,难道也要听从
燕国朝廷不顾弟兄们死活,难道將军,也不顾,要让儿郎们跟著送死吗
將军,我羌眾子弟,已经不剩多少了!”
“你此言何意”敛岐一番话夹枪带棒,姚襄彻底怒了,恶狠恶地盯著这名羌酋,眼神中满是愤怒。
姚襄这却是有些应激了,毕竟,敛岐的话,於他而言,总是难免让他联想当初,毕竟这些年,羌眾正是跟著他,死伤惨重,越打越少...
可以说,这几乎是贴脸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